上海到日本0元机票背后,航空公司靠什么赚钱
仔细看下这张截图,是2月25日上海-大阪的单程不含税票价,由春秋航空执飞,但是这条航线的税费超过400元,因此如果下单的话,需要支付含税总价402元。
值得注意的是,这张截图来自某订票平台,如果查看春秋航空官网或者APP,并没有不含税0元的票价,而是最低9元(不含税)。
因此,0元的机票并非航空公司放出,而是相关代理或者平台在航司9元机票基础上进行的补贴。为了争抢更多乘客,如今不少代理都会通过自费补贴的形式,再依靠叠加保险或者租车等附加服务收费赚钱。
春节之后是传统淡季,航空公司放出低至9元的机票,同样也是为了吸引非刚需出行乘客。
笔者查询春秋航空APP发现,不仅是日本,包括新加坡,韩国济州岛在内的多条上海出发航线的不含税票价也都是9元起。如果是2月底去日本,3月初就回来,往返的不含税票价也只有18元。
这样的票价比疫情前的同期确实也更便宜,凸显了疫情后旅客出行“旺季更旺,淡季更淡”的特征。
这么便宜的机票,航空公司还能赚到钱吗?
事实上,在一个航班上,这样的特价票舱位并不会放出太多,属于“垫仓”的作用。类似春秋等低成本航空,会通过特价票来尽量提高客座率,反正座位空着也是空着,不如吸引更多非刚需乘客,至少还能收到税费。
而这样的特价票,往往都有苛刻的出行条件要求,比如不能托运行李,不能退改签,没有餐食等。
春秋航空也提供更高舱位的机票,可以享受免费的托运行李额,或者更宽敞的座椅空间,退改签的费用也不一样。
在春秋航空的飞机上,客舱的第一排、第二排座位被改造成“商务经济座”,比普通的经济舱多20%~40%的腿部空间,购买商务经济座的乘客还可获得专用值机柜台、优先登机、免费行李额的优惠,当然机票价格也会更贵些。
近年来,不少全服务航空公司也开始学习低成本航空的模式,将不同的服务分拆销售,以满足不同需求的乘客。
比如国有三大航之一的东航,就在越来越多的国际航线上推出“基础经济舱”,在原有座椅、餐食、娱乐设施及客舱服务基础上,有条件地提供更优惠的票价和行李额,但在退改、升舱、选座、值机权益上会有所限制。此外,还有“灵活经济舱” 、“超级经济舱”等更多不同的舱位产品,涵盖不同的服务,卖给不同需求的经济舱乘客。
而从全球来看,最大的30家传统航空公司中,有超过20家实施了类似东航在不少国际航线上推出的经济舱不同服务和价格分级的“品牌运价”,甚至包括连年获评五星航空的新加坡航空。
这样的变化,也与航空公司随着航线网络的拓展,面临的旅客需求越来越多元化有关。如今,一家航空公司要想吸引更多的客户群,就需要围绕低、中、高端客户的多元化需求,形成差异化的服务产品体系。
当然,对于差异化服务的概念,还需要航空公司在销售过程中,对各种差异化的服务标准进行更清晰展示,以及持续通过对外传播进行科普。毕竟对于不少乘客来说,还是习惯了最初的全服务航司的模式,认为机票里本就该包含餐食,行李等所有服务,这也是不少航司在实施差异化模式后,遭受更多乘客投诉的原因,很多就是因为认知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