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非洲到迪拜,6位亿万富豪组团出海记
“巴以战争对我们的业务没有影响,但我们的市场发展规划会有所调整。”10月9日晚间,在非洲市场深耕制造业十余年后,购销平台正向中东市场拓展的浙商罗素杰(化名)告诉作者,他们的资本团队核心成员当天上午就开了一场网络探讨会议,认为根据目前的局势,国内相对安全,接下来在中东市场的几单购销合同暂停,准备把单子转向印度和国内市场。
“现在真的是遁无可遁了!”早在一个月前,罗素杰曾告诉作者,团队因为人民币汇率单边下挫,暂停国内市场运营。
“我们不怕汇率(人民币兑美元)波动,但这样一种单边贬值的趋势,对我们极具杀伤力的。”一个月前,正在阿联酋迪拜一家酒店内休憩的罗素杰对作者说道。
这一波牵扯外贸人神经质的行情,已经差不多持续了两三年了,罗素杰所在的企业最终调整了发展战略,国内目前只在珠三角留有第三方供应链公司,总部建设停滞,财务共享中心转入迪拜。
话音刚落,9月15日,央行开足两道闸门“放水”,其一是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约为7.4%,预计释放流动性规模超过5000亿元;同时,下调金融机构外汇存款准备金率2个百分点,即外汇存款准备金率由现行的6%下调至4%。后一个“下调”的落地,正是被寄望于稳定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单边下行的重磅工具。毕竟,汇率这条关联着国际市场的“血线”,被所有外贸从业者紧盯着。
转眼一个月过去,人民币汇率(美元兑人民币)基本稳定在7.17偏上,说明汇率在政策作用下有所趋稳。
(如上图所示,这一个月中,汇率的趋稳线出现在9月15日。)
这几天,巴以冲突升级,好不容易松口气的罗素杰及团队认为,中东市场秩序动荡加剧正给其业务带来风险,下一步,他们将会如何调整在中东市场的拓展战略?
出海变身“非洲阿里巴巴”
罗素杰是一名资深的外贸人,曾经负责长三角一家地市级国有进出口企业的进出口业务,至高管岗位离职,投身到一传统制造业领域的民营集团公司。
这家集团公司当时业务包括化工、鞋材、船舶、贸易和皮革,至2011年,在江浙沪一带,高耗能和劳动密集型、污染性较强的企业发展空间越来越逼仄,工厂生产业务开始急剧收缩,6个工厂砍掉了4个。
而罗素杰的加盟,是奔着全球化发展而去。6名身家早已过亿的富豪组建了一个跨海资本联盟,自诩阿里巴巴“十八罗汉”式的创业团队,每人都有特技,各司其职。6人富豪团寓意“66大顺”,又戏称“66大顺团”。罗素杰加盟主要负责进出口采购,并担任财务总监一职。
“66大顺团”携13亿资本,首战非洲,第一个落点:尼日利亚。
在非洲创业也并不容易,当地的环境也相对国内也比较动荡。“车子被打得和马蜂窝一样,司机不治身亡。当时,当地警方也没有调查个结果出来。”罗素杰团队成员回忆起当年都觉得后怕,后来他们把车和工厂大门都设置了防弹装置。而且,当地的路都是坑坑洼洼的,开车出去一路颠簸,一个真实的段子是,团队负责人原本有肾结石,几年颠下来竟奇迹般地“自愈”了。
仅仅三年,他们通过内部和外部快速融合,在非洲尼日利亚、加纳和坦桑尼亚就已经拥有了建材类(主打内部装修高端建材)的三个品牌,并在非洲当地推广厂家直销模式:把所有产品集中到一起展示,集中下单可享受价格优惠。本土销售团队还学会了销售下沉,通过走访每一个乡镇,扩大品牌知晓度。
对于品牌代理商,团队借鉴国内阿里巴巴后台操作一套模式,手把手教当地员工如何为物料编码,如何进行仓库管理,物流更加高效,大大降低了代理商的工作成本。
经过十余年的奋战后,他们的行业产能已经达到了全球前三。虽然业务架构不一样,但也被当地人称为非洲的“阿里巴巴”。
如今,“66大顺团”业务已经从非洲拓展到中东、南美等国家和区域,并在沙特建立园区,海外总投资已超40亿元;完善了生产与销售系统,同时打造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供应链中心,其中仓储与物流平台均相对成熟与稳定。但与其初心有悖的是,国内的采购中心和财务共享中心均转出,之前在国内采购的原材料、机器等设备的订单也开始撒向别的国家与区域了,并从2020年开始,陆续注销了多家国内企业。
“66大顺团”的汇率之痛
究其原因,始于资金。一直负责集团财务运营的罗素杰感受非常深刻。
“66大顺团”的资金池是基于国内累积的资本。汇率波动,是该资金池面临的一大风险所在。由于人民币还没有被当地金融体系全部接受,汇款全部得兑换成美元,并需要在非洲再换成当地货币使用。
“换汇过程中,汇差波动,可能很多损失。”罗素杰坦言,除此之外,非洲当地银行的换汇手续费也很高,加纳甚至达到千分之五,不封顶。也就是说,把一千万美元换成当地的货币,手续费就高达5万美元。“人民币国际化,对于我们而言,是非常期待的。”
一开始,境外工厂需要的原材料、机器设备基本都在国内采购。“我们是把国内生产剩余的设备转出去”,罗素杰说,设备出口,是给自己的工厂使用,并没有款项同时从境外流入。“国税的工作人员也承认原则上是可以退税的,但有的区域没有案例经验,就会磕磕碰碰,拉长资金回笼时间,汇率的变数也会增加兑汇的风险。”
比如,一套设备申报退税还有几千万元悬而未决,另一边,设备海运却实实在在损失了约100万元。
这两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大势呈现单向波动贬值,对于“66大顺团”的运作,更是风险骤增。毕竟,他们的采购相当于自己卖给自己。
比如他们的资金池运作模式,在单个生产项目开工前,6人团会制定包括投资金额在内的投资计划,分级分批发放给6人代持的大小股东,再接受其他投资人的意向性认购,然后将认购资金归集到公司的统一账户,最终进行跨境划拨。而这些投资人本身不参与公司或者项目的具体经营。
一端要转换成美元汇出走一波监管流程周期,不仅汇率风险增加了不可控,途中资金滞留周期拉长也增加了亏损几率。
让罗素杰难以释怀的是2021年的一个罚单。之前他们资金跨境的常规操作,在严监管下的政策调整后,就成了“非法买卖外汇”了,不仅“吃”了一张近千万罚单,汇率波动下,因时滞超过预期,引发的亏损也近千万人民币。
罗素杰反思,这一波风险下的收缩,不仅仅来自于汇率波动带来的亏损风险,更有自身不熟悉监管新政变化的因素。民营企业的弱点就是财务制度规范往往跟不上银行口的融资需要和监管法规的调整。有一个要素能够破解,或许他们和国内市场的链接度就不会松开。
在迪拜萌发“再回归”想法
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罗素杰团队的国内采购订单就开始向印度、印尼甚至土耳其转移。
“针对美元,人民币在贬值,但土耳其里拉不是贬值得更厉害吗?采购结算地为何宁可选择土耳其而不在国内呢?”对此,作者曾不解地问。
“人民币在单边跌,而土耳其里拉已经跌到谷底了,稳定才是最关键的。”罗素杰概括了一下操作中的结算财技。“其实疫情、战争阴云等因素影响,全球范围都没恢复,遁无可遁。”
“这是全球范围内的汇率动荡。”罗素杰称,美元一直强势增长对其本国经济也不都是利好的,土耳其里拉跌到谷底,也依然是可以选择结算的币种。
目前在国内市场,他们仅在珠三角留有第三方供应链平台,采购中心和财务分享平台已经转移到了迪拜。转移的因素很多,初始也是基于实体业务的发展需求才开始关注迪拜。
在汇率不稳定下,为了规避波动风险,罗素杰团队采用了“实物锁汇”招数。具体操作就是一种最原始的实物交换形式。他们的企业已经横跨了中东、美洲、非洲、印度、印尼等等国家和地区,为了避开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不同币种商品在当地以交换的实物结算,比如在非洲一些国家自己的产品交换会以当地的木材、橡胶等等,然后他们再将这些交换到的实物配套自己的产品直接销往别国。
而迪拜地处东西方交汇处,罗素杰团队经过多年勘察,认为其市场开放,外汇资本进出自由,税收相对优惠,政治和社会环境稳定。
罗素杰告诉作者,其实他们对这几天“巴以冲突”并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也影响不了他们进驻的迪拜等区域,“战火离我们还是比较远的”。
而且,民企的优势就在于机动灵活,罗素杰说,自己团队执行力特别强,就算中东局势动荡加剧,他们还可以侧重向印度、南美市场拓展。虽然在国内的总部之前已经暂停,也注销了数家公司,但他们在珠三角留有星星之火,一家第三方供应链平台的投资。
这一个月的汇率稳定也让团队成员萌发了再回归的计划,“境外工厂部分设备的采购有回归的想法”。
“我们也可能会取得更大的成绩。”罗素杰掩饰不住骄傲的口气。最后,他还再次强调了一句:“关键还是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