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茶”的流行及祛魅:一种克服恐惧的必由之路
“李老师”提醒自己的粉丝注意安全。在特意发出的这条通知里,他告诉粉丝:如果感到危险,可以取消关注自己,或者采用更安全的“翻墙”等上网手段,尽量不要留下痕迹。
他善意的提醒,让他X账号的关注者从160万短时间内减少了20万。一时间,在X上“取消关注”成为一股风潮。包括王志安、“二大爷”、蔡慎坤、方舟子等著名账号,关注者在短时间内都出现显著下降。
这或许是近些年“中文推特世界”最大的“集中退出”风波,对看重流量的博主来说,可能算是不小的挫折。但在“墙内”,也引发了诸多对“喝茶”的普及和讨论。对很多已经习惯“翻墙”到自由世界获取信息的中国年轻人来说,这不啻为一次“安全教育”。
吊诡的是,李老师出于善意的提醒,可能起到了中国当局希望看到的作用:相当多的年轻人认识到“翻墙”上X是危险之举,从此谨言慎行。如果真的存在一个所谓的公安部“专项行动”,这也是这样的行动所期待的最好结果。
但对那些已经在墙内习惯“科学上网”的年轻人来说,通过这样的事件却也可以认识到:“喝茶”可能不可避免,任何自由都不是无偿的。一个人应该学会判断责任与风险,并且试着承担属于自己的风险。这是“克服恐惧”和极权创伤的必由之路。
“李老师”的象征意味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在X上是一个标志性账号。这个帐号在“白纸抗议”之后崛起,成为X上最受欢迎的中文帐号之一,也成为一个中国网友在墙外爆料信息的重要集散地。
实际上,“李老师”并不是个人风格突出、靠输出观点为主的博主,而只是一个“信息集纳”账号。自2023年11月起,很多中国网民遇到荒唐事而又没有地方可以发泄和投诉,就选择爆料给“李老师”,这让“李老师”在短时间内获得超过100万的粉丝用户。
“李老师”不但会第一时间发布“猛料”,还会持续更新,有时甚至纠正自己发布的信息,这体现出自媒体上一种罕见的客观性。“李老师”的价值,当然是百万翻墙网友赋予的,是大家的“共创”,但是这种“信息集合”其实恰恰是中国互联网所缺失的:发布未经审查的、第一手的现场内容。
可以说,“李老师”是当下最能代表“翻墙”这一行为的账号,包括它的价值和风险。
所谓“翻墙”,就是翻过信息防火墙到“墙外”获得信息,有时又称“破网”。是指“通过虚拟专用网络(VPN)技术规避国家网络监管,突破IP封锁、内容过滤、域名劫持、流量限制等,访问被国家禁止的境外网站行为。”早在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中就明确把“翻墙”称之为非法行为。近年来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更为“翻墙”戴上了紧箍咒。
在中国,“翻墙”是一种禁忌,也可以是一种“特权”。最近上海媒体“澎湃新闻”招聘财经记者,在应聘者“应该具备的素质”这一项中,明确指出应聘者应该掌握“翻墙”的能力。而大家都知道的一点是,在中国,承担海外宣传任务的官方媒体,是可以“合法翻墙”的,但对那些渴望得到真实信息的个人来说,“翻墙”则意味着风险。
2023年9月,河北承德的一位互联网从业者被官方处罚,他“翻墙”为国外软件平台工作,当局没收了他利用“翻墙”获得的全部劳动收入,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这一案件引起很大反响。因为即使在中国,很多时候人们都认为:和政治反对有关的“翻墙”才是危险的,其它行为,包括娱乐(观影)、理财等,当局并不会严格约束。
说到底,设立“防火墙”,就是为了造成信息区隔,但也并非要完全切断与外部世界的链接。这是一个很混乱的地带,也是“权力”可以拿捏的领域。在这个背景下,对中国很多大城市的年轻人来说,利用VPN翻墙,其实也已经是一项基本技能。
人们渴望看到墙外信息,这是“墙内”信息管控的自然结果。很明显,如果中国拥有言论自由,“李老师”的价值就大大减弱。他是“信息自由流通”的象征和代言人,也因此付出代价。据此前媒体的报道,他在意大利受到中国有关部门的骚扰,甚至自己的工作也受到影响。
“李老师”本人能够代表年轻一代的经历:在白纸运动中觉醒,认识到自由的价值,并且愿意为追求自由付出代价。他不敢回到中国,也不得不切断和故土的联系。就这一点来说,“李老师”对粉丝的“取关”可能多少有些失望,他应该能体会到一个对自由的追求者通常会体会到的孤独,往往真正的“同行者”没有那么多。在其后的帖文中,他写道:至暗时刻,愿你我进退也共鸣。
“喝茶”背后的“国保”权力扩张
网友的恐惧当然可以理解,被有关部门约谈或者“喝茶”,并不是什么好事。但是一时间有近20万粉丝取消关注,这还是让人吃惊。它也意味着如此众多的人,其实此前可能并没有意识到“翻墙”本身就是一种危险的行为。有些人在X上使用自己的真实头像,或者在“黄推”下面留下自己的住址。他们似乎没有意识到这是原本就存在的风险。
在中国,所谓“喝茶”就是被相关部门约谈。“喝茶”是一种威胁和恫吓,但是还没有上升到法律意义上的处罚。这里的“相关部门”通常是“国保”(国内安全保卫,现在改名为政治安全保卫,“政保”),一个隶属于公安部的警种,在各地公安局都有分支。
“国保”不属于任何派出所,有时候会选择在当事人户口所在地的派出所约谈,但是“双方熟悉”之后,也可能约在茶馆和咖啡馆谈话,这可能也是中国内地“喝茶”一词的由来。
“国保”所负责的“国内安全”,和法律没有多大关系,现在的新称呼“政治保卫”其实更形象,它就是政治性的约谈,指出当事人“政治”或者“思想”上的问题,并要求改正,因此称其为“思想警察”是合适的。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前,被“国保”长期关照的,往往是涉及“民运”的敏感人士,大众对这一警种所知甚少。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越来越的普通人参与到公共议题的讨论,“犯忌”的人也就越来越多。可以说,习近平执政的这十几年,也是“国保”大规模扩张、扩权的时期。
地方政府为了自己的利益,也会要求“国保”出面,去找发帖人删帖。疫情时代,各地在管控中的荒唐事很多,互联网舆情不断,“国保”成为地方政府用来威胁市民的力量。尤其是在中小城市,并没有多少真正有“政治性”的事件,“国保”被泛化和滥用,相当常见。有人在省会城市发帖抱怨核酸检查,都可能被老家县城的“国保”电话约谈。
“国保”需要承接更多业务,来体现自己的存在感。一些“敏感”的“重要人物”,因为经常被“喝茶”,从此成为“国保”的一个项目,可以向上级申请经费。这甚至会导致一些奇怪的互动:“国保”和“当事人”变得熟悉,不但“喝茶”,还可能会吃饭。有“当事人”甚至可以拜托“国保”帮自己处理一些纠纷。对“国保”来说,这种“当事人”,甚至有点像商业上的“客户”。
这就是“李老师”发帖的背景。向“李老师”爆料的网友,很多内容都是地方的“负面新闻”,各种维权案件自不必说,即便是火灾、凶杀案这些常见的、普通的突发事件,在当下的地方政府看来,也可能是负面的、敏感的。
因此,尽管从常识看,有关部门约谈“所有李老师的关注者”几乎是不可能的,这需要一个全国性的大型统一行动,而且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但是,就像“李老师”自己所说的,在过去一段时间,不同地方的“国保”都有约谈他的爆料人,这是可信的。这也是当下中国社会管控的现实。
“喝茶”的普及、流行以及祛魅
这次X上有不少大V现身说法,向自己的粉丝讲述自己曾经的“喝茶”经历,算是一次全民性的“普及”。
如上文所述,过去几年,有过“喝茶”经历的人越来越多,被“喝茶”的理由也五花八门。通常都是因为在网上发帖涉及政治,在群里聊天涉及到领导人,或者“翻墙”到国外社交媒体上发言。有些内容,在中国的社交媒体发布,未必会喝茶(因为会被“及时”删除),但是在X上发帖则有可能被约谈。
白纸抗议中,相当多的参加者都被“喝茶”了。有些参加者离开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回到家乡想“安静”一下,结果反而被当地“国保”掌握,遇到更多麻烦。这是因为在大城市,“喝茶”的事是如此之多,不管是“国保”还是“当事人”,都不再把它当回事儿。而回到了家乡这样的小地方,反而成了“大事”。
可以说,在中国的大都市,“喝茶”正在变得祛魅。被思想警察约谈,其神秘性本身就是造成恐怖和威慑效果的一个原因,如果它变得“过于日常”,人们就不再害怕。过去,被“喝茶”的人,很有可能会受到工作单位和周围人的孤立,现在由于过于平常,它已经失去这种恐怖效果。
还有一种倾向,被“喝茶”在一些年轻人中间,已成为勇敢和正义的象征,甚至成为可以向周围同伴“分享”的经历。年轻人聚在一起,交流“喝茶”的经历,就是一个克服恐惧的过程。“白纸抗议”让更多人认识到“反抗”的后果,那就是多次“喝茶”,甚至有人失去自由好几个月。但这才是新的“社会运动”的全貌:它一定包括“代价”,包括恐怖和惩罚,人们必须谈论它,才能慢慢消化它。
对当局来说,这是一个悖论:大规模“喝茶”,在事实上降低了“喝茶”的恐怖效果。而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中国年轻人而言,“喝茶”则是一种从网络走向“现实”的经历,是见识和学习。人们必须明白,追求自由是有代价的,正是因为“代价”,自由才变得珍贵。
包括“李老师”在内的X上的大V,经历了这次“喝茶”传闻带来的“取关”风波,尽管粉丝一度有所减少,但是很快就恢复了常态(缓慢增加),因此,这并不是什么让人沮丧的事件,相反,它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学着面对恐惧,克服恐惧。
“李老师”提醒自己的粉丝注意安全。在特意发出的这条通知里,他告诉粉丝:如果感到危险,可以取消关注自己,或者采用更安全的“翻墙”等上网手段,尽量不要留下痕迹。
他善意的提醒,让他X账号的关注者从160万短时间内减少了20万。一时间,在X上“取消关注”成为一股风潮。包括王志安、“二大爷”、蔡慎坤、方舟子等著名账号,关注者在短时间内都出现显著下降。
这或许是近些年“中文推特世界”最大的“集中退出”风波,对看重流量的博主来说,可能算是不小的挫折。但在“墙内”,也引发了诸多对“喝茶”的普及和讨论。对很多已经习惯“翻墙”到自由世界获取信息的中国年轻人来说,这不啻为一次“安全教育”。
吊诡的是,李老师出于善意的提醒,可能起到了中国当局希望看到的作用:相当多的年轻人认识到“翻墙”上X是危险之举,从此谨言慎行。如果真的存在一个所谓的公安部“专项行动”,这也是这样的行动所期待的最好结果。
但对那些已经在墙内习惯“科学上网”的年轻人来说,通过这样的事件却也可以认识到:“喝茶”可能不可避免,任何自由都不是无偿的。一个人应该学会判断责任与风险,并且试着承担属于自己的风险。这是“克服恐惧”和极权创伤的必由之路。
“李老师”的象征意味
“李老师不是你老师”在X上是一个标志性账号。这个帐号在“白纸抗议”之后崛起,成为X上最受欢迎的中文帐号之一,也成为一个中国网友在墙外爆料信息的重要集散地。
实际上,“李老师”并不是个人风格突出、靠输出观点为主的博主,而只是一个“信息集纳”账号。自2023年11月起,很多中国网民遇到荒唐事而又没有地方可以发泄和投诉,就选择爆料给“李老师”,这让“李老师”在短时间内获得超过100万的粉丝用户。
“李老师”不但会第一时间发布“猛料”,还会持续更新,有时甚至纠正自己发布的信息,这体现出自媒体上一种罕见的客观性。“李老师”的价值,当然是百万翻墙网友赋予的,是大家的“共创”,但是这种“信息集合”其实恰恰是中国互联网所缺失的:发布未经审查的、第一手的现场内容。
可以说,“李老师”是当下最能代表“翻墙”这一行为的账号,包括它的价值和风险。
所谓“翻墙”,就是翻过信息防火墙到“墙外”获得信息,有时又称“破网”。是指“通过虚拟专用网络(VPN)技术规避国家网络监管,突破IP封锁、内容过滤、域名劫持、流量限制等,访问被国家禁止的境外网站行为。”早在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中就明确把“翻墙”称之为非法行为。近年来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更为“翻墙”戴上了紧箍咒。
在中国,“翻墙”是一种禁忌,也可以是一种“特权”。最近上海媒体“澎湃新闻”招聘财经记者,在应聘者“应该具备的素质”这一项中,明确指出应聘者应该掌握“翻墙”的能力。而大家都知道的一点是,在中国,承担海外宣传任务的官方媒体,是可以“合法翻墙”的,但对那些渴望得到真实信息的个人来说,“翻墙”则意味着风险。
2023年9月,河北承德的一位互联网从业者被官方处罚,他“翻墙”为国外软件平台工作,当局没收了他利用“翻墙”获得的全部劳动收入,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这一案件引起很大反响。因为即使在中国,很多时候人们都认为:和政治反对有关的“翻墙”才是危险的,其它行为,包括娱乐(观影)、理财等,当局并不会严格约束。
说到底,设立“防火墙”,就是为了造成信息区隔,但也并非要完全切断与外部世界的链接。这是一个很混乱的地带,也是“权力”可以拿捏的领域。在这个背景下,对中国很多大城市的年轻人来说,利用VPN翻墙,其实也已经是一项基本技能。
人们渴望看到墙外信息,这是“墙内”信息管控的自然结果。很明显,如果中国拥有言论自由,“李老师”的价值就大大减弱。他是“信息自由流通”的象征和代言人,也因此付出代价。据此前媒体的报道,他在意大利受到中国有关部门的骚扰,甚至自己的工作也受到影响。
“李老师”本人能够代表年轻一代的经历:在白纸运动中觉醒,认识到自由的价值,并且愿意为追求自由付出代价。他不敢回到中国,也不得不切断和故土的联系。就这一点来说,“李老师”对粉丝的“取关”可能多少有些失望,他应该能体会到一个对自由的追求者通常会体会到的孤独,往往真正的“同行者”没有那么多。在其后的帖文中,他写道:至暗时刻,愿你我进退也共鸣。
“喝茶”背后的“国保”权力扩张
网友的恐惧当然可以理解,被有关部门约谈或者“喝茶”,并不是什么好事。但是一时间有近20万粉丝取消关注,这还是让人吃惊。它也意味着如此众多的人,其实此前可能并没有意识到“翻墙”本身就是一种危险的行为。有些人在X上使用自己的真实头像,或者在“黄推”下面留下自己的住址。他们似乎没有意识到这是原本就存在的风险。
在中国,所谓“喝茶”就是被相关部门约谈。“喝茶”是一种威胁和恫吓,但是还没有上升到法律意义上的处罚。这里的“相关部门”通常是“国保”(国内安全保卫,现在改名为政治安全保卫,“政保”),一个隶属于公安部的警种,在各地公安局都有分支。
“国保”不属于任何派出所,有时候会选择在当事人户口所在地的派出所约谈,但是“双方熟悉”之后,也可能约在茶馆和咖啡馆谈话,这可能也是中国内地“喝茶”一词的由来。
“国保”所负责的“国内安全”,和法律没有多大关系,现在的新称呼“政治保卫”其实更形象,它就是政治性的约谈,指出当事人“政治”或者“思想”上的问题,并要求改正,因此称其为“思想警察”是合适的。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前,被“国保”长期关照的,往往是涉及“民运”的敏感人士,大众对这一警种所知甚少。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越来越的普通人参与到公共议题的讨论,“犯忌”的人也就越来越多。可以说,习近平执政的这十几年,也是“国保”大规模扩张、扩权的时期。
地方政府为了自己的利益,也会要求“国保”出面,去找发帖人删帖。疫情时代,各地在管控中的荒唐事很多,互联网舆情不断,“国保”成为地方政府用来威胁市民的力量。尤其是在中小城市,并没有多少真正有“政治性”的事件,“国保”被泛化和滥用,相当常见。有人在省会城市发帖抱怨核酸检查,都可能被老家县城的“国保”电话约谈。
“国保”需要承接更多业务,来体现自己的存在感。一些“敏感”的“重要人物”,因为经常被“喝茶”,从此成为“国保”的一个项目,可以向上级申请经费。这甚至会导致一些奇怪的互动:“国保”和“当事人”变得熟悉,不但“喝茶”,还可能会吃饭。有“当事人”甚至可以拜托“国保”帮自己处理一些纠纷。对“国保”来说,这种“当事人”,甚至有点像商业上的“客户”。
这就是“李老师”发帖的背景。向“李老师”爆料的网友,很多内容都是地方的“负面新闻”,各种维权案件自不必说,即便是火灾、凶杀案这些常见的、普通的突发事件,在当下的地方政府看来,也可能是负面的、敏感的。
因此,尽管从常识看,有关部门约谈“所有李老师的关注者”几乎是不可能的,这需要一个全国性的大型统一行动,而且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但是,就像“李老师”自己所说的,在过去一段时间,不同地方的“国保”都有约谈他的爆料人,这是可信的。这也是当下中国社会管控的现实。
“喝茶”的普及、流行以及祛魅
这次X上有不少大V现身说法,向自己的粉丝讲述自己曾经的“喝茶”经历,算是一次全民性的“普及”。
如上文所述,过去几年,有过“喝茶”经历的人越来越多,被“喝茶”的理由也五花八门。通常都是因为在网上发帖涉及政治,在群里聊天涉及到领导人,或者“翻墙”到国外社交媒体上发言。有些内容,在中国的社交媒体发布,未必会喝茶(因为会被“及时”删除),但是在X上发帖则有可能被约谈。
白纸抗议中,相当多的参加者都被“喝茶”了。有些参加者离开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回到家乡想“安静”一下,结果反而被当地“国保”掌握,遇到更多麻烦。这是因为在大城市,“喝茶”的事是如此之多,不管是“国保”还是“当事人”,都不再把它当回事儿。而回到了家乡这样的小地方,反而成了“大事”。
可以说,在中国的大都市,“喝茶”正在变得祛魅。被思想警察约谈,其神秘性本身就是造成恐怖和威慑效果的一个原因,如果它变得“过于日常”,人们就不再害怕。过去,被“喝茶”的人,很有可能会受到工作单位和周围人的孤立,现在由于过于平常,它已经失去这种恐怖效果。
还有一种倾向,被“喝茶”在一些年轻人中间,已成为勇敢和正义的象征,甚至成为可以向周围同伴“分享”的经历。年轻人聚在一起,交流“喝茶”的经历,就是一个克服恐惧的过程。“白纸抗议”让更多人认识到“反抗”的后果,那就是多次“喝茶”,甚至有人失去自由好几个月。但这才是新的“社会运动”的全貌:它一定包括“代价”,包括恐怖和惩罚,人们必须谈论它,才能慢慢消化它。
对当局来说,这是一个悖论:大规模“喝茶”,在事实上降低了“喝茶”的恐怖效果。而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中国年轻人而言,“喝茶”则是一种从网络走向“现实”的经历,是见识和学习。人们必须明白,追求自由是有代价的,正是因为“代价”,自由才变得珍贵。
包括“李老师”在内的X上的大V,经历了这次“喝茶”传闻带来的“取关”风波,尽管粉丝一度有所减少,但是很快就恢复了常态(缓慢增加),因此,这并不是什么让人沮丧的事件,相反,它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学着面对恐惧,克服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