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的车买得起,保险上不起吗
小米SU7的定价区间为21.59万元至29.99万元,其车险首年6000元至8000元的保费遭到网友吐槽。
5月13日晚间,小米汽车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小米SU7答网友问显示,“小米SU7保费由合作保险公司进行定价”,“北京地区为例,选择基础版保险方案小米SU7保费约5200元,小米SU7 Max保费约6600元,符合目前售价区间为20万元-30万元的市场主销新能源电动轿车的整体保费定价水平。”
在新能源车型中,这样车险价格确实并不少见。杭州比亚迪汉车主表示,“首年车险金额为6980元,感觉是用省下的油钱买保险”。
图片来源:比亚迪
在续保过程中,一些新能源车主也遇到了问题。
比亚迪秦车主王先生表示,由于上年车辆出过险且行驶里程高,差点被保险公司拒保。此外,特斯拉Model Y车主张女士表示,她的车辆在保险到期续保时被业务员告知“综合评分太高”。而这一所谓的评分不仅包括了车辆出险情况、违章情况等因素,甚至还包括了车型信息、车主性别、年龄、征信等因素。而新能源车型、高里程、年龄小、女车主等“令人意外”的指标均成为导致评分高的项目,评分高不仅会导致最终保费高企,甚至还可能引发“拒保”。
一边是消费者对于新能源车险的“怨声载道”,另一边,在保险行业人士看来,新能源车险目前并不是什么赚钱的项目。
太保产险董事长顾越在2023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新能源车出险率比燃油车的出险率高出一倍。人保财险总裁于泽也在业绩会上指出,整个行业的新能源车险的赔付率大概比燃油车高10个百分点以上。
新能源车险“车主喊贵、险企喊亏”的怪像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是否能得到改善?
新能源车险高企背后
根据乘联会统计,截至2024年4月中旬,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首次突破50%。这意味着,每卖出两辆乘用车,就有一辆是新能源汽车。
车辆售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保险。而能够承接新能源汽车车险,对于保险公司的要求还是相对更高的。
C-IASI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方仲友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中国有85家财险公司,目前经营车险的是64家,但是做新能源汽车的不超过15家,且主要集中在头部企业。
根据人保2023年年报数据,公司新能源车承保数量同比增长57.7%;太保产险数据显示,2023年新能源车险同比增长54.7%。
但是,伴随新能源车承保数量的增长,保险公司车险综合成本率也出现明显上涨。根据险企2023年年报数据,人保财险车险综合成本率96.9%较上年提升1.3个百分点;平安产险车险综合成本率97.7较去年同比增长1.1个百分点;太保产险车险综合成本率97.6较去年同比增长1.1个百分点。
根据申万宏源报告显示,新能源车险的赔付率平均接近85%,大部分险企的新能源车险业务处在盈亏线边缘,亏损压力较大。
“新能源车型由于雷达传感器配置丰富,各种灯光、外形多样,技术含量也高,配件价格相对于传统燃油车也略高。再加上新能源车型的操控性能以及驾驶和使用因素,当前从保险行业来说,新能源车型的出险率、赔款额度都比传统燃油车要高,这是不争的事实。”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院总裁刘树林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在刘树林看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其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设计重视程度也应该得到提升。“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不仅关系到老百姓的养车成本,也与保险公司车损险的赔付高度相关。”
相比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的机械类故障、易损件消耗更换明显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电子、通讯、智能方面的故障,需要通过各种设备检测才能间接体现出来。
同时,由于各品牌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电控的“三电”系统核心技术并未对外开放,一般传统汽修店难以获得厂家的维修授权。如果问题涉及“三电”系统故障,传统汽修店往往不会修也不敢修。
此外,部分年行驶里程过高的新能源车型,还遇到保费上涨甚至拒保的情况。有保险公司车险业务相关人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年行驶里程过高的新能源车型,可能会被系统判定为网约车。目前确实存在不少以家用汽车投保,但实际却在跑网约车的情况,这类车型出险概率大大提高。”
困境何解?
目前,新能源车险困境已经引起各方重视。
一方面,一些车企直接下场做起保险生意。
5月6日,比亚迪财险获批在全国八个地区使用全国统一的交强险条款、基础保险费率和相应的费率浮动系数。几乎同时,蔚来、小鹏、理想等新能源车企也设立或收购保险中介牌照等方式“插足”车险市场。蔚来收购汇鼎保险经纪并改名为蔚来保险经纪,理想通过收购银建保险经纪公司获得了保险经纪牌照。
另一方面,政策也在不断优化,引导行业的规范发展。
4月下旬,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财险司下发《关于推进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下称《征求意见稿》)。
在本次《征求意见稿》中,新能源商业车险的自主定价系数范围将向燃油车看齐。《征求意见稿》提到,推进新能源商业车险的自主定价系数范围按照0.5至1.5执行,提升市场经营主体的定价能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而对于使用新能源车型进行兼职网约车运营的情况,《征求意见稿》也有提到:研究推出“基础+变动”组合保险产品,为兼职运营网约车的新能源车提供更加全面的保险保障。《征求意见稿》还提出,建立新能源车险兜底保障机制,推动行业研究建立高风险车辆兜底保障机制,有效解决部分车辆投保难问题,实现愿保尽保。
“我们近期已经召开了新能源测评规程的讨论会,C-IASI 2023版还将增加一个新能源专项测评指数,对大家非常关注的电池安全性、维修经济性进行测评。”C-IASI安全指数专家委员会秘书长解保林告诉中国新闻周刊,C-IASI 2023版规程将结合当前汽车电动化、智能化技术发展趋势,在2020版基础上根据保险业对最新车型风险判别需求而升级。其中在新能源车型安全性方面,包括了在发生重大交通安全事故后,电池是否会起火、人员安全等大家关注的问题。维修经济性方面,包括保险公司在理赔中,电池如何维修、去哪里维修、维修标准是什么等行业痛点。
“我们希望增加对维修经济性的测评,使得今后的电池规则更加透明。”解保林表示,“我们希望能够建立中国的测试标准,推动用车成本的降低。”
刘树林表示,“中保研后续将加强测评宣传,呼吁优化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设计,降低新能源汽车碰撞损失;响应智能科技对行车、用车的改变,增加低速主动安全测评内容,客观反映智能科技对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的提升效果。”
方仲友表示,未来,新能源车险费率可能会实施新的政策,费率上下浮动的幅度会扩大。“这对于中国保险安全指数是一个机遇,呼吁车企在关注新技术的同时也要关注维修经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