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奥运会开幕式 如何向普通中国人解释其中含义?
蓝精灵造型的文化身份很明确,这是取自希腊罗马神话中的酒神,Dyonisius(希)-bacchus(罗)。这一形象通常出现在狂欢和宴饮场合,身上缠着葡萄枝蔓,身旁堆满了蔬果,象征丰收和富足,同时也表达人们的喜悦和及时行乐的生命观。酒神是欧洲文化中常见的意象,想必文艺复兴名画,卡拉瓦乔创作的《年轻的酒神》,我们都不陌生。在法国,从拉伯雷的戏剧对酒神传统的夸张,到巴洛克-洛可可建筑中随处可见的酒神柱和植物装饰,酒神这一意象早已成为一种精神,占据着法国文化核心。
《年轻的酒神》
相对于蓝精灵魔性的表演,歌曲《Nu》似乎并不轻浮。演唱者是Philippe Katerine,自编自唱,现年55岁,以荒诞风格著称。曲名nu是法语词汇,意为“裸体”,每一句都用nu押韵。我大致分辨出了几句,“无论神圣愚蠢,就这样简单地裸露着;我们回到裸体时,便没有了富贵和贫穷之分。”(qu’on soit sain, qu’on soit con, tout simplement tout nu. Plus de riche plus de pauvre, quand on revient tout nu.)显然,歌词中的“裸体”并没有指向酒肉声色,相反还有些自然哲学的意味。但总之,句句不离“光溜溜”,央视主持人只能勉强概括成“呼唤世界和平”,真实难为他了。
个人感到很激动的是三个小孩走进地下河道登上小舟时,《歌剧魅影》的经典管风琴主题曲恢弘地响起,脑海中已准备好那熟悉的光怪陆离的故事。
《歌剧魅影》是英国音乐家安德烈韦伯于1986年创作的著名音乐剧作品。故事取材于法国作家Gaston Leroux 1910年的同名小说。剧中核心设置就是闻名遐迩的巴黎歌剧院,在法国通常称为Opéra Garnier,以其建筑师Charles Garnier之姓命名。令中国观众熟知的可能就是2004年改编的同名音乐电影了。但如果参观过歌剧院,就知道影片中的光和彩真的不是想象,甚至还远远不够。
开幕式中出现的短短一小句音乐是剧中主题曲《The Phantom of the Opera》的标志性动机(motif)——管风琴配上现代打击乐,轰鸣出清晰的下行半音阶,带来沉重又强烈的节奏感,如同魅影复仇的脚步,宿命般地走来。开幕式中,三个孩童穿过catacombes,来到地下水道,也如同剧中女主乘上魅影的小舟,从水路进入幽僻的歌剧院地下室,而他们则驶向塞纳河,一路火把烁焰,水光交错——“来到另一个世界”,这也是Garnier设计的初衷。此时出现,也许就象征着从这洞天之地豁然开朗,来到这短暂平行于现实的幻想奥运世界。
我觉得巴黎奥运会开幕式非常好看,思想境界、艺术高度直接拉满。我没觉得有啥元素令人费解,如果说有,就是我不理解为啥巴黎奥运会里面有那么多美国角色,第一个节目就是意大利裔美国歌手Lady Gaga,后面还有美国环球影业的小黄人……我从一个电影学院的艺术生的角度,来解释一下我记忆深刻的,巴黎奥运会开幕式里火炬手通过跑酷串联出来的经典片段吧。
法国是最早发明电影的国家之一,1895年卢米埃尔兄弟的《火车进站》是电影史上的里程碑,标志着电影技术的成熟和电影作为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正式诞生。法国要展现给大家的是他们在电影艺术领域做出的成就。
电影《火车进站》
在电影史上法国还有一个重要的运动就是法国新浪潮电影运动。这是继欧洲先锋主意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以后的第三次影响世界电影的运动。新浪潮电影最明显的创新标志是他们不拘一格的外表。用现在网络上的用于就是“松弛感”。这么经典的事必须要致敬一下。开幕式上三个穿彩虹衣服的年轻人在图书馆里,用苏菲玛索主演的经典影片谬塞《勿以爱情为戏》、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漂亮朋友》同时也是德克兰·多尼兰导演的电影、2022年获得诺奖的安妮·埃尔诺《简单激情》、获得龚古尔文学奖的80后女作家蕾拉·斯利马尼《性与谎言》、雷蒙拉迪盖《魔鬼附身》、曾经被拿破仑任命为陆军准将的军官也是作家的德拉克洛《危险关系》、喜剧作家莫里哀《美丽情人》等一些列能够代表法国的名著来做隐喻对话后,一边激吻一边奔跑,致敬了法国新浪潮代表人物特吕弗导演的电影《祖与占》。平行蒙太奇演出的还是法国作曲家比才的歌剧《卡门》咏叹调《爱情是一只自由的小鸟》。我的视觉感受就是一场淋漓尽致的爱情故事,有奔放、有自由、有性解放……让我看到的是年轻人的才气与进取。视觉、音乐、文化艺术的感染力超强,完全表现出来新浪潮所主张的“个性”。
《祖与占》剧照和开幕式截屏
火炬手乘坐热气球串联了法国人的精神世界,法国作家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于1942年写成的儿童文学短篇小说《小王子》,深刻探讨了成人世界的空虚、盲目、愚妄和死板教条,以及人类的孤独寂寞和没有根基随风流浪的命运;世界第一部科幻片,法国导演乔治·梅里爱《月球旅行记》,这也是电影史上一部划时代力作,其影响力和文化意义不亚于现代的大制作科幻电影。它不仅展示了人类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还探讨了科学与探索的力量,以及冒险精神的价值。
巴黎奥运会开幕式导演用《神偷奶爸》讲述了20世纪最不可思议的艺术盗窃案,就是1911年奥地利人偷走了名画《蒙娜丽莎的微笑》。起初我费解的是法国自己没有动漫人物吗?为啥用美国的动漫形象?好奇心让我搜了一下,原来小黄人制作方是法国照明工作室,所以小黄人主人格鲁说法国口音的英语。小黄人正在举办自己的奥运会,欢乐没多久后面变成灾难片,画风犹如《后天》,最后《蒙娜丽莎的微笑》微笑着浮上水面,出现在塞纳河上。不得不承认,法国人微笑面对生活的信心和浪漫。或许这就是另一种的文化自信。
整个开幕式中致敬的电影就很多,还有《歌剧魅影》、《悲惨世界》、《戏梦巴黎》、《玩乐时间》、《新桥恋人》等。其他艺术门类比如雕塑和油画作品更多了。充分让我们感受到了“艺术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