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李玟骤逝 有关“阳光忧郁症”引发热议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李玟的家人确认她这几年罹患了忧郁症,有定期就医接受治疗。
知名歌手李玟上周在香港过世,震撼华人娱乐圈。李玟以个性开朗外向,工作追求完美几乎“零负评”的形象走红乐团近30年,她在48岁的年龄骤逝,引发全球华人圈的广泛讨论及哀悼。
李玟的家人向港媒确认,李玟这几年罹患了忧郁症(抑郁症),有定期就医接受治疗。名人心理健康的问题,随着李玟的去世再次成为各大媒体上的热门话题,甚至开启有关于“阳光忧郁症”(smiling depression,也称“微笑忧郁症”)的讨论。
阳光忧郁症并非专业医学名词,但近来在网络空间被不断讨论,主要指外显个性及形象正向,活泼乐观人士罹患忧郁症,人们很难发现他们心理有忧郁倾向,他们也擅于隐藏真实情绪或延迟就医,导致病情加剧。
“阳光忧郁症”是什么?
根据美国医学网站“健康线上”(Healthline)解释,一般来说,忧郁症与悲伤、嗜睡和绝望相连结——譬如无法起床的症状。 但现在,精神学界发现忧郁症的表现因人而异。而所谓“阳光忧郁症”,指的是那些内心忧郁但外表看起来非常快乐或满足的人。 他们的公共生活及形象通常是“组合在一起”的,甚至可能是一些人所说的正常或完美的。
此外,典型的忧郁症状是精力极其低下,甚至早上都很难起床。在微笑忧郁症中,能量水平可能不会受到影响(除非一个人独处时)。
健康线上强调,医学界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 未将“微笑忧郁症”视为一种正式病名,但可能被诊断为具有“非典型特征”的重度忧郁症征状。
患者的征状
在香港执业多年的注册心理治疗师崔仲君 (Nastassia Tsuei)告诉BBC中文说,所谓smiling depression 可以说是忧郁症的一种高功能形式,患者看起来仍然正常,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得很好,但他们或是向外人隐藏自己的真实情绪,原因可能是其工作一直需要娱乐别人,这也是他们的身份认同的一部分,譬如好莱坞许多喜剧演员一样,罗宾威廉斯及金凯瑞都是忧郁症患者。
台湾董氏基金会心理卫生中心则在近日透过新闻稿指出,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忧郁症将成2030年全球疾病负担之首。新闻稿说,忧郁症可说是“心”的感冒,不分性别、年龄、财富地位,也不管个性阳光、充满活力或是内向不擅表达,都有可能罹患。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美国喜剧演员罗宾·威廉斯2014年自缢过世。
崔仲君向BBC表示,根据多年临床观察,保持形像对一些忧郁症患者来说至关重要。他们因此也善于隐藏情绪,很难被旁人发现他们的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因为患者可能会因为拥有自己的情绪而感到内疚:“就像需要在受虐待的家庭中讨好才能生存的孩子一样,他们善于隐藏自己的情绪并取悦父母以避免危险,但不是说所有阳光忧郁症患者都来自受虐家庭,但出身困难的孩子,也会表现得很懂事,隐藏自己的情绪,不愿意让父母担心。或有些不受关爱的孩子,只能透过搞笑获得友谊,那么就一直嘲弄自己,搞笑下去,把自己的情绪隐藏起来,许多谐星是如此。”
2014年牛津大学实验心理学系克拉里奇教授(Gordon Claridge)研究了来自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的523位喜剧演员(404位男性,119位女性),克拉里奇说,“我们发现了不寻常的性格特征组合,而且这些特征自相矛盾。” 他发现一方面这些人士表现内向,容易抑郁。“也许你会形容他们带有精神分裂特征。”
他说:“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性格特征组合……也许喜剧演员的外向性格特征是解决内心抑郁的方法。当然,并非所有喜剧演员都采取这样的方式。”
图像来源,GETTY IMAGES 李玟在2001年奥斯卡金像奖颁奖礼上献唱。
“健康线上”网站也强调,患有阳光忧郁症的人可能从外表来看,像一个活跃的、行动力强的个体,或有稳定工作、健康的社交和家庭生活,总体上看起来颇愉快的人,但当他们正在经历忧郁症时仍继续微笑,是因为他们可能觉得表现出忧郁是软弱的行为,或认为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会给他人带来负担,也有患者认为“很多人过得比你更糟,你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正因为如此,他们选择自杀的风险可能会更高。因为,患有重度忧郁症的人有时会产生自杀念头,但许多人没有精力按照这些想法采取行动。但患有阳光忧郁症的人可能有精力和动力坚持到底。
如何应对?
台湾一位Youtuber“那那大师”2019年曾经邀请李玟到他的欢唱。作为李玟的资深歌迷,那那大师当时说李玟个性体贴爽朗,好似一个“太阳”,温暖歌迷及工作人员。一位与李玟合作过的台湾音乐界人士也告诉BBC记者,李玟工作勤奋,待人处事大方亲切,很难想像她会罹患忧郁症。
崔仲君告诉BBC,若身边有这样的患者,旁人能做的是善待他们:“由于他们善于掩饰自己的感受,我们只需要对我们的朋友更加敏感和支持。”
她补充说,若意识到自己可能患有阳光忧郁症,立即寻求专业帮助是很重要的。此外,可以开始学习并与朋友分享感受,感受并重视自己的需求,并且学着为自己设立与他人之间的界线(包含父母或伴侣),善待自己:“还可以做一些正念练习(mindful practices),或者瑜伽,太极等户外活动,这些都是躯体活动,可以舒缓神经系统,提高情绪。”
珍惜生命,自杀不能解决问题,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
若须咨商或相关协助,请联系:
中国大陆(+86):希望24热线 4001995
香港(+852):撒玛利亚防止自杀会 23892222;明爱向晴轩 18288;生命热线 2382 0000
澳门(+853):澳门明爱生命热线 2852 5222
台湾(+886):生命线 1995;张老师服务专线 1980;台湾自杀防治中心 0800 788 995
新加坡(+65):新加坡援人协会(Samaritans of Singapore, SOS) 1800 221 4444
马来西亚(+60):生命线协会 (03) 4265 7995;Befrienders (03) 7956 8145
英国(+44):BBC Action Line www.bbc.co.uk/actionline;撒玛利亚会 08457 90 90 90
世界各地: Befrienders Internatio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