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贺锦丽赴Fox访谈“鸿门宴” 主持人高压强攻
10月17日,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副总统贺锦丽(Kamala Harris,又称哈里斯)接受了Fox News(福克斯新闻频道)的一个访谈。以下是针对访谈的一些点评。
一、背景
1. Fox News是头部主流媒体里唯一一个支持川普/共和党的,是共和党宣传机器的一部分。观众与共和党基本盘高度重合,以中老年白人男性居多。
2.贺锦丽是8月份参选的,起初很少参加媒体访谈,结果遭到人们广泛诟病。为了扩大宣传,提升影响力,9月份以来,她也开始接受更多的媒体採访,但总体而言效果一般。核心原因是:几乎所有主流媒体都是支持贺锦丽/民主党的,大家都担心贺锦丽落选、川普当选,自然地就把採访变成了竞选宣传的一部分:
1)採访者通常会问比较友好的问题,很多时候,问题也是和贺锦丽团队商量好的,为了突出贺锦丽的长处,迴避其短板;
2)贺锦丽自然也可以提前得到问题清单,做好准备;
3)贺锦丽迴避问题或回答得不好时,採访者不会反覆跟进,不会进迫贺锦丽;
4)採访者不会质疑贺锦丽答覆中事实不准确的部分;
5)贺锦丽如果答得不好,节目也会配合,例如将不理想的部分剪掉(例如最近的《60分钟》访谈),并造成很负面的舆论影响;
6)大部分访谈内容雷同,与贺锦丽在集会里所讲的东西也很相似。贺锦丽在循环使用同样的一些讲稿素材;
7)贺锦丽与川普的总统辩论是在支持民主党的美国广播公司(ABC News)上进行的,也存在同样问题,即主持人明显偏向贺锦丽、针对川普。贺锦丽虽然在形式上赢得了辩论,但并没有让选民(包括中间选民)信服。事实上,贺锦丽的辩论获胜并没有转化成太多的支持率。
贺锦丽接受亲共和党媒体Fox News(福克斯新闻)访谈。(YouTube/ Fox News 影片截图)
3.贺锦丽在民主党生态圈里接受访谈,也带来几个问题
1)访谈看上去都是隔靴挠痒,不得要领;
2)贺锦丽躲在襁褓里、温室里,没有被真正的挑战,没有得到真正的锻鍊;
3)都是“内循环”,搞来搞去都是自己人,不出圈,自然也就无法增加选票基础(相比之下,川普接受各种媒体採访,参加各种活动,与各种人对话,甚至上了一些年轻网红的节目,覆盖群体十分广泛);
4)在共和党和部分中间派选民心目中反而可能造成反效果。尤其是川普/ MAGA (MAKE AMRERICA GREAT AGAIN,让美国再次伟大)阵营总是说主流媒体都是由民主党操持的“假新闻”,贺锦丽的“内循环”可能会增强这种观点,让人们更加不愿意相信她的访谈。
4.九月末、十月份以来,贺锦丽的势头明显减弱,被川普盖过。选举团队压力巨大。基于此,贺锦丽不得不在最后一个月衝刺期里,大幅增加访谈。
5.这个过程中,贺锦丽必须考虑迈出关键的一步,即看看是否到共和党媒体Fox News接受访谈。Fox News是美国收视率最高的有线电视新闻频道,也是支持共和党的,可谓共和党的喉舌。但到Fox News接受访谈又是有危险的,因为这是一个政治对手的媒体,一心只想帮助川普赢得大选。
6.最后,贺锦丽还是决定到Fox News接受访谈。大概有几个方面的原因:
1)Fox News虽然一边倒支持共和党,但观众群里还是有些中间选民的,甚至还有少量民主党。贺锦丽要真的扩大对各种选民群体的覆盖,就不能忽略Fox News;
2)贺锦丽自称要弥合分歧矛盾,要团结所有人,要做“全美国人的总统”,那也不能忽略Fox News。上来也是表达一个姿态;
3)贺锦丽一直在民主党媒体的舒适圈里,拿不出几个像样的、有质量的访谈,为了向前迈进一步,获得更多人的认可,也必须到Fox News来试一试。
总而言之,贺锦丽及其团队大概认为,到Fox News接受採访,虽然有风险,但风险都是预知的,风险之外,也可能会有收益,即圈回一些本来触达不到的选民。
7.贺锦丽阵营和FOX News商议,由Bret Baier负责採访。Bret Baier是一个受尊敬的新闻人,政治立场上,也不算Fox News里最保守/最MAGA的,之前还有对川普进行高压访谈的经历,被抨击对左派不够强硬。贺锦丽团队当然预判到Fox News来就是赴鸿门宴,但可能认为Bret Baier是一个相对好对付的採访者 。
二、形式
1.访谈很短,视频只有约27分钟(不到半小时),估计这就是双方议定的访谈时间。贺锦丽上来亮个相就算赢了;
2.过程中无剪裁,基本就是访谈原貌。这肯定是Fox News要求的、贺锦丽团队不得不答应的;
3.提问形式方面,有Bret Baier提问部分,也有播放视频让贺锦丽应答的部分。Fox方面结合贺锦丽之前的访谈、演讲及最新的选举热点问题,做了精心准备;
4.末尾部分,访谈应该是稍稍提前结束了,有可能是贺锦丽团队觉得效果不好,提前叫停。
三、内容
1.访谈时间很短,问题也比较聚焦,就是拿出2019年贺锦丽首次竞选总统时的一些言论,与现在进行比较。从议题上看,落位在非法移民、经济、美国人对当前国家方向的不满,以及贺锦丽的个别言论等。
2.Bret Baier採取了一种极具进攻性、极其不友好的高压访谈风格,从程度来看,给贺锦丽上了“满量”,应该完全超出了贺锦丽及其团队的预期。没有任何人希望让自己置身于那样的境地。早知如此,贺锦丽肯定就不来了。
3.这种高压的访谈/对话形式在美国国会里是常见的,但在媒体里较少(虽然偶而也能见到),因为如果这么做的话,对对方也是一种得罪,人家下次就不上你的节目了。
4.Bret Baier/Fox News这次的用意很明显,就是要一举歼灭贺锦丽,不给她任何一点机会。可以想像一下,贺锦丽之前的访谈都在民主党生态圈内,温文尔雅,和风细雨,她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侃侃而谈。这次,你既然斗胆来到共和党媒体,那就给你算个总账,让你难受一辈子。
主持人Bret Baier以高压访谈而闻名,他步步紧迫、不给贺锦丽留颜面。(YouTube/ Fox News 影片截图)
5.Bret Baier本身是一个具备从事非常高压访谈的新闻人。这次强攻,也是给自己在政治上打个“翻身仗”。
6.採访者如此的步步紧迫,如此的咄咄逼人,是非常罕见的。贺锦丽好像不是参加了一次访谈,而是和採访者进行了一场辩论,并且屡被採访者羞辱。
7.本来,贺锦丽回答问题是讲套路的,对每个议题都有准备好的台词,一套一套的。在民主党媒体里,大家会听她说完。这次,Bret Baier/Fox News做了精心准备,就是不让贺锦丽按节奏出牌,也不想给机会让她在FOX News上宣传自己,而要把她迫到牆角,让她儘可能难堪。
8.一看到贺锦丽迴避问题,顾左右而言他,或按预设套路出牌发表长篇大论,就立即加以打断。一达到目的,就立即转战下个问题,绝不恋战,不给贺锦丽任何喘息和回头辩护的机会。
9.问题都是精心设计的,都是陷阱,迫贺锦丽承认某种错误,让她上套,让她难堪。譬如:“你认为过去三年半到底有多少非法移民进入美国?一百万?三百万?报数。”“因为你们政府的政策,导致那些非法入境者杀害了美国公民,你是不是欠他们一个道歉?”还有诱导性质的,“你是觉得美国选民很蠢么?”这些问题都非常具有攻击性、挑衅性。贺锦丽过程中实际上已经被激怒,但也只能克制。
10.问题也是在配合川普选战,有选择性地引用川普在竞选中针对贺锦丽的一些具体攻击,例如指出贺锦丽支持用纳税人的钱给囚犯做变性收入。这些都是为了给贺锦丽贴上极左的标籤。
11.访谈也是一个心理战,通过不断地插话、打断、步步为营,步步紧迫,高压挑战,给受访者制造巨大的心理压力,打乱其阵脚。访谈从最一开始就是高压的,上来就是一个下马威,以突袭的方式打她个措手不及。
12.贺锦丽方面,按说应该提前拿到了问题,但存在准备不足的问题。首先,肯定没有料到Bret Baier会以如此具有攻击性的方式进行迫问,多少打破了原来的计划和节奏。其次,从她准备的回答来看,和她在民主党媒体/民主党选举集会以及总统辩论上讲的内容高度相似,没有太多针对共和党选民的东西,也不像是在和共和党选民的友好对话,所以,搞不太清楚她这次访谈的定位和目标到底是甚么,不知道她想达成甚么样的效果。
13.贺锦丽很喜欢务虚,已经习惯迴避重大问题,顾左右而言他,答非所问,以及说一些不接地气的空话。在民主党媒体上,没人会迫问她;但在这里,Bret Baier对她高压迫问,凸显了她的不诚恳。
14.这次答问中,贺锦丽拿出了几个套路,给人感觉是不好的:
1)Bret Baier问她对一些关键问题的看法、态度、立场;她觉得不适合正面回答问题时,就推说自己只会“遵守法律”,把价值观问题变成了守法问题。显然,对某一个问题持有甚么样的价值主张,和 是否遵守围绕这一问题的现行法律,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问题。她迴避问题的方法尽显华盛顿政客的虚伪,很难想象象能给她加分;
2)“全部责任都在川普”——贺锦丽把一切的问题都推到川普身上,从自己政府(拜登-贺锦丽政府)失败的边境政策,到伊朗问题,到美国过去十年的舆论环境和发展方向——哪怕川普不在台上,只是在野,一切问题的根源也都是川普,只要川普在竞选,就要给一切问题承担责任;
3)无时不刻不提川普,所有话题都会被引导到川普身上。总体而言,贺锦丽选举的负面宣传要少于川普的(“负面宣传”即说对方坏话)。但在这次访谈中,贺锦丽一方面说美国总统应该团结人心,不应该再制造分裂、贬低和指责他人,一方面又无时不刻不在攻击川普。这也是让共和党观众很难接受。
15.综上,不知道贺锦丽这次访谈的目标是甚么。到底是来拉拢人心,还是来拆台/踢馆?想对观众产生甚么样的效应?想要达到甚么结果?从她答问的方式来看,只能觉得定位不清、意向不明。
16.女性问题。这里要提一提贺锦丽作为女性的问题:
1)女性的身份比较微妙。可以看出来,Bret Baier在迫得过于紧的时候,会适度让一让。让贺锦丽把话说完。如果太咄咄逼人,就有点“不够绅士”,“欺负女性”,反而可能让观众对贺锦丽有些同情。所以这里面还是有性别维度的。如果受访者换做男性,那Bret Baier可以表现得更强硬。
2)在美国这样一个高度“直男”的国家,作为女性总统候选人,贺锦丽很难定位自己。太强势,太咄咄逼人,会给选民(包括男性和女性)一种不舒服的感觉,即觉得有些“b****”,尤其考虑到贺锦丽本身并没有多少的业绩,她出来口若悬河、拍胸脯、吹牛逼,扮演强势领导人的角色,人们是很难信服的,反而会对她有不好的印象。这里面也是有性别维度的(所以使用“b****”这个词)。另一方面,如果她温文尔雅,太温柔了,太“女性”了,也不行,会让人觉得软弱,没有领导力,没有总统的气质(unpresidential)。总之,太强硬也不行,太软弱也不行,两头都不能靠,横竖都很难招人喜欢。这就是在美国这样“雄性气质”的国家目前尚很难选出女性总统的原因。
17.这次访谈,确实是贺锦丽在共和党媒体上被“虐”了。但不能因此就说选民会同情她、转投她。因为她的表现并不好:迴避问题、答非所问、推卸责任、双标伪善、不接地气、张嘴闭嘴川普,总体定位模糊,不知道要指向谁,不知道要实现甚么目标结果,而是一副乱了阵脚的感觉。
18.总体而言,这样的访谈很难有甚么正面效果,而且还有“下行风险”(即贺锦丽在部分选民心目中进一步扣分)。访谈中,贺锦丽也憋了一肚子气,没少积攒负能量,心情不可能很好。覆盘来看,这样的访谈还不如不参加。
19.在共和党众看来,Bret Baier诱敌深入,对贺锦丽打了一记漂亮的“歼灭战”,立下一功,油管上都是对他访谈的正面评价,因此他个人可能才是访谈的最大受益者。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Chairman Rabbit tuzh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