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上半年预亏450-550亿 杨惠妍成立专项小组
8月10日晚间,碧桂园控股(02007.HK)披露,2023年上半年,未经审计的亏损额度大约介乎约450亿元至550亿元。导致亏损原因主要是由于房地产行业销售下行的影响,业务结转毛利率下降,物业项目减值增加,以及外汇波动造成预期净汇兑损失所致。
碧桂园承认,受近期销售额与再融资环境持续恶化的影响,公司账面可动用资金持续减少,出现了阶段性的流动压力,“公司遇到了自成立以来最大的困难”。
碧桂园反思称,虽然对本轮市场调整周期有预判,但对市场下行的深度、烈度和持续度估计不足,未能及早做出更有力度的应对措施,未能洞见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已发生重大变化,对三四线及更低线城市投资比例过大、负债率压降速度不够等潜在风险的认识不够深刻、化解行动不够及时有力。
2023年前7月,碧桂园自身权益销售额下滑明显,尤其是近两月呈现断崖式下跌,1-7月分别为220.1亿、248.5亿、250.1亿、226.9亿、182亿、120.7亿元。这意味着,在融资吃紧的背景下,卖不掉房子加剧了公司现金紧张程度。
由于未能在8月7日按时偿还两笔美元债利息,合计约为225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62亿元),叠加工作组进驻公司、佛山地块遭政府催缴土地款、董事会主席杨惠妍将股权转予公益基金会、高管减持套现等一系列负面消息,碧桂园近期暴雷传言不断。
在晚间公告中,碧桂园表态要“千方百计开展自救”。除了保交付外,公司还有两则措施值得关注,一是由杨惠妍任组长的专项工作小组,建立工作机制,统筹协调、高效决策、有力推进,努力渡过难关;二是将与各投资者沟通,并考虑采取各种债务管理措施,以保障公司的未来长远发展,为各投资者保存价值、维护利益。
上述内容,被市场解读为碧桂园或将效仿其他暴雷房企,进行债务重组,以期缓解短期资金压力。
从财报数据来看,碧桂园表内负债体量并不高。截止到2022年底,碧桂园的总资产和总负债分别为17445亿元、14349亿元,这其中还包括6682亿元的合同负债,有息负债仅为2713亿元。
不过,碧桂园在今年年底前的偿债压力仍旧不小。腾讯新闻《一线》作者统计,9月2日到期一笔私募债券为39.04亿元,9月4日到期的一笔私募债券为0.55亿元,10月19日到期一笔海外债为4亿美元,10月21日到期的一笔公募为4.92亿元,11月20日到期的一笔公募债券为9.93亿元。
在上述公告中,碧桂园称,“目前集团净资产充足、土储充裕。”
按照截至2022年年底的财务数据,公司净资产约3096亿元,总权益可售资源约12083亿元(其中已获取的权益可售资源约9555亿元)。
此外,碧桂园还称,上市至今,杨氏家族控股股东及其家属已通过借款、增持股票、购买债券、以股代息等方式合计支持公司折合约386亿港元且从未减持股票,其中向公司累计提供折合约66亿港元的无息无抵押借款。
在保交付方面,2022年及2023年上半年,碧桂园分别交付房屋近70万套和27.8万套,2023全年,预计总交付近70万套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