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基金经理的新年亲笔信:现在真的可以赚钱
不过,1月11日,嘉实基金研究部副总监、科技组组长王贵重以问答形式,写了一封交流信,言辞诚恳,引发了关注。
根据公开资料,王贵重是一位90后基金经理,履历来看,妥妥的“别人家的孩子”,13岁考入北京大学,22岁理学博士毕业。在2019年,年仅27岁的他担任了嘉实科技创新混合的基金经理,管理基金5年,目前管理规模72亿元。
王贵重的交流信围绕着以下6个问题自问自答进行,财联社记者进行了部分摘录与梳理:
问题一:为什么来交流?
王贵重表示,个人出身加上妈妈的教育,自己骨子里就认为应该平等对待每一个人。即便是拒绝机构的交流,也要加大在互联网平台的发声。
“目的是,公平、平等对待每一位朋友,不管钱多钱少。”王贵重认为,做到实话实说。让大家了解自己,然后更客观地决定是否适合(投资)。他表示,很多朋友的观点批评都是很专业的,也有助他更全面地看待问题,更好提升自己。
这个时候交流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他表示,这个位置真的觉得可以赚钱,2021-2022年,主动出来讲话还是比较少的,因为觉得行情有向下的压力,估值也不够低。现在真的觉得可以赚钱,自己也是all in的。
问题二:评论会看吗?
王贵重的回答很直接:评论一般是会看的,心情好的时候多看一点,不好的时候少看一点。
他表示,从管钱开始就会看评论,一开始觉得真的受不了,因为上学的时候都是表扬声音多,这里面基本都是批评的。现在比较能够承受了,买了东西,还亏钱了,骂两句,也是应该的。衣食父母也是“父母”,父母骂两句,还是怒我不争,真的失望了,也就不骂了。
问题三:基金经理是不是旱涝保收?
王贵重表示,曾经发过一个消息,我说高考之后,就想着再也不要参加高考了。
现在的情况却是,每天小测,每月模考,每季连考,每年高考。(各种排名)而且所有的高考状元都不会退出市场,继续卷。
“我当学生的时候,当研究员的时候,从来没有失眠过。而现在,能睡够5个小时,都算谢天谢地了每晚醒个4-5次,都是睡眠质量高了。”王贵重称。
问题四:为啥业绩不好,哪些地方看错了?
主要是两个方面,内因为主,外因为辅。王贵重强调了内因,在2022年的时候,还具备一些红利资产的投资能力,当时觉得整个市场估值已经比较贵了。但是找不到足够的标的,把整个组合的估值降下来。当时选择了,港股方向,估值低,却对港股的特性理解不够深刻。外因方面,相比于前几次,这次经济复苏的历程确实比较复杂。
问题五:为啥对港股这么头铁?
核心就是便宜。王贵重表示,大的机会一定来自于大的分歧。港股是外资怎么看中国的呈现。当下外资觉得中国会像日本。但是王贵重表示并不是,“我们会从地产驱动转向科技制造驱动。”
问题六:我的目标是啥?
王贵重说,就一个,为了亲朋好友,父老乡亲,还有信任他的投资。虽然现在离挣钱这个目标还很远,甚至有可能越来越远。但他相信,前路虽远,行则必至。事虽难做,作则必成。
网友留言反馈:鼓励居多
在交流内容发出后,网友也纷纷留言。有鼓励、有质疑,也有交流,王贵重也进行了回应。
不少粉丝送上了勉励,有留言表示:“都是心里话,认真负责的投资经理和我们一样煎熬。就是好好做业绩吧,专业无止境,学霸的学习能力还是可以期待的。”
也留言表示期待,“把收益率做到和以前一样,涨得比指数多,跌的就少了。”
也有网友给出一定的建议,比如有人就建议“既为灵活配置型基金,不必遵循指数基金的规则限制,为何在选股方面不能开阔一些?”王贵重进行了回复说明,灵活配置也有股票池约束的,不能漂移。
从王贵重的交流信与反馈来看,网友对于诚恳的基金经理相对包容。面对漫长又痛苦的磨底,难受的不仅是投资者,相信有责任心的基金经理心理也是遭受“暴击”。
在公司考核压力、基民的“差评”之下,修复净值的路径是跟风漂移,去追逐所谓的风格轮动的贝塔,还是坚守自己的投研框架,在看好的领域、擅长的行业潜心挖掘,都是艰难的考验。毕竟在当下,主动赚钱效应不佳,占据有利的行业风口赚钱相对容易,但是站在长期主义角度,跟风调仓的涨幅,似乎很快都还了回去。而用长期业绩证明了自己的基金经理更多的还在勤勤恳恳的努力,潜心的研究,正如王贵重所言,前路虽远,行则必至。事虽难做,作则必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