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美国孤立,欧洲到了独当一面的时刻?
就在美俄高级官员即将于2月18日在沙特就俄乌问题举行会谈前夕,被排除在外的欧洲国家17日在巴黎举行紧急会议,讨论欧洲安全问题。
根据法国爱丽舍宫声明,其他出席这次“非正式会谈”的领导人将包括德国、英国、意大利、波兰、西班牙、荷兰和丹麦的政府首脑以及欧洲理事会主席科斯塔、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和北约秘书长吕特。
本次巴黎紧急会议前夕,美国政府有意在俄乌和谈问题上孤立欧洲,称欧洲不会参与相关和平谈判。美国副总统万斯2月14日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表示,欧洲必须“大力加强自身防御”。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也表示,欧洲国家必须为乌克兰提供“绝大部分”资金,美国将不再“容忍与其盟友的不平衡关系”。
在对乌克兰可能被边缘化、欧洲被排除在和平进程之外的担忧下,16日,英国首相斯塔默表示,英国准备“在必要时派遣地面部队”为乌克兰的安全保障做出贡献。然而关于派兵问题,欧洲内部并没有达成统一。“欧盟内部的分歧,甚至大于美俄之间的分歧,欧洲缺乏一致的声音,不利于解决俄乌冲突。” 上海外国语大学研究员、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理事长姜锋向澎湃新闻分析道。
“欧洲主要大国会被迫拿出具体乌克兰问题解决方案。”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欧盟让·莫内讲席教授、上海欧洲学会会长丁纯表示,欧洲是否会被完全排除在和平进程谈判之外,“取决于欧洲的反应力度,尤其德英法意西能否真正自主,完全排除了欧洲实际解决不了俄乌问题”。
欧洲内部缺乏统一
俄乌冲突延宕至今已经三年,欧盟27个成员国此前也举行过数十次类似的峰会,但始终未达成一个有力的结果。“在美国人看来,欧洲参与乌克兰问题谈判是在添乱,欧洲自身的声音太杂,提出的方案会非常不现实,所以导致俄乌冲突持续了近3年还无法结束。”姜锋表示,欧洲没有统一的声音参与乌克兰问题谈判,这是美国新政府对欧洲的基本判断。“这就像(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当年说的,‘如果我想打电话给欧洲,我该打给谁?’”
法国政府表示,此次在巴黎举行的紧急峰会,将回应美国把欧洲排除在俄乌和平谈判之外所引发的担忧。波兰总理图斯克表示,“欧洲迫切需要提出自己的乌克兰问题计划,否则其他国家将决定欧洲的未来,这不一定符合欧洲的利益。”
英国首相斯塔默补充称,欧洲安全正处于“千载难逢的时刻”。“很明显,在我们与美国合作,确保乌克兰的未来、面临俄罗斯威胁时,欧洲必须在北约中发挥更大作用。”德国总理朔尔茨认为,德国永远不会支持被强行规定的和平。
欧洲几个大国近期密集表态也难掩欧洲内部分歧。“一些大国向美国提条件时比较谨慎,德国方面称条件不会在谈判前公开。丹麦、瑞典等一些小国提出乌克兰加入北约和欧盟,但美国称这要由乌克兰人民决定,且表示乌克兰恢复2014年前的边界不可能。” 姜锋分析道。
北约秘书长吕特表示,如果欧洲想参与美国主导的乌克兰问题谈判,就必须提出确保乌克兰和平的“好建议”,“如果欧洲人想有发言权,就让自己有意义。”
2月17日,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在个人社交平台“X”(原推特)上发文称,欧盟将“很快提出新举措”支持乌克兰,加强欧洲安全。
卡拉斯发文前,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慕安会上呼吁建立一支“欧洲军队”,拒绝接受“在背后达成的交易”。据美国政治网站Politico报道,泽连斯基表示,“老实说,现在我们不能排除美国可能拒绝协助欧洲应对威胁。”他还要求欧洲团结,“以一种没有人能拒绝、对欧洲发号施令,或推脱的方式行事” 。
然而在派兵问题上,欧盟内部对此反应不一。波兰外长西科尔斯基拒绝了这一说法,法国总统马克龙长期以来一直有构建欧洲军队的想法,也是第一个提议欧洲军队进入乌克兰开始初步训练任务的领导人。斯塔默则公开支持这一做法。
“欧洲大国并不果断,”姜峰表示,“法、德并不想派兵,目前两国缺乏跨境运输(军队)能力。一些小国,比如冰岛认为应该派,但该国并没有国防军。不以北约的名义派兵,那么北约的集体防御条款无法启动,欧洲希望必须得到美国支持。”
丁纯认为,在派兵问题上,欧洲各国在民意上难以统一,害怕与拥核的俄罗斯直接对抗,且如果在北约框架外实施,各国的想法和利益不同,紧迫性、可行性由此不同。
路透社称,欧洲国家主要在北约内部进行军事合作,多年来,各国政府拒绝了建立单一欧洲军队的各种呼吁,认为国防是国家主权问题。2月13日,美国防长赫格塞思直截了当地表示,美国无法主要关注欧洲的安全,并暗示美国将不再容忍欧洲国家依赖不平衡关系“搭便车”的做法。赫格塞思还表示,北约成员国需要大幅增加国防开支,使其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5%。
面对美国提出的要求,西班牙国防大臣罗夫莱斯排除了西班牙加快提高国防支出脚步和增高国防支出标准的可能性,坚持西班牙国防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2%的目标。
英国广播公司(BBC)刊文分析称,欧洲军队存在的目标有3个:向乌克兰表明他们并不孤单、向美国证明欧洲为保卫本土“正在尽自己的一份力量”、警告俄罗斯若违反停火协议条款,欧洲会和乌克兰站在一起。
这一设想会带来不少问题,包括欧洲国家需派遣何种规模的军队、多长时间、由谁指挥、美国会否予以支持。日前,美国向欧洲国家发送了一份问卷,涉及欧洲向乌部署军队、提供安全保障等问题。
报道称,巴黎紧急峰会后,欧洲可能会派遣特使前往美国,为其立场辩护。潜在人选包括与特朗普政府关系密切的意大利总理梅洛尼、计划在未来几天访美的英国首相斯塔默等。
新现实:欧洲的安全还是美国的利益吗?
巴黎峰会后,2月18日,美俄官员将在沙特阿拉伯举行乌克兰问题会议。Politico称,欧盟未被邀请参会,乌克兰官员并不清楚任何会谈,也没有代表团前往沙特阿拉伯。美国众议员麦考尔(Michael McCaul)表示,沙特阿拉伯会谈的目的是安排特朗普、普京和泽连斯基之间的会晤,“最终带来和平并结束这场冲突”。
《纽约时报》援引德国议会基督教民主联盟议员罗特根(Norbert Röttgen)的话报道称,“这是一个新现实,打破了美欧之间的传统政策,即欧洲的安全是美国真正的国家利益。但本届美国政府并不认为这是其主要利益,这是根本性转变。”丁纯分析称,“(美国总统)特朗普及其官员一系列的做法表态,造成美欧分裂,反映出美方在总体价值观、跨大西洋关系政策等总体方针的大转变。”
路透社报道,美国国务卿鲁比奥16日表示,如果谈判取得进展,乌克兰和欧洲国家都将被邀请参加“真正的和谈”,但他表示“我们还没有达到这个阶段”。16日,包括路透社在内的多家国际媒体还援引相关文件报道称,美国已向欧洲各国政府发出外交照会,询问其可以为乌克兰安全保障作出怎样的贡献,包括其能够向乌克兰提供多少武器、资金以及部队,又需要美国为此提供何种“短期和长期资源”。
对此,丁纯认为,“完全排除了欧洲实际解决不了俄乌问题”。他认为,欧洲本身是当事方之一,无论是解决冲突本身还是派维和部队,最后的解决离不开欧洲。
姜锋则认为,美俄任何有关俄乌问题的方案,都必须得到欧、乌双方的同意和参与,不能旁听或事后通报。“从美国的角度看,美俄就结束俄乌冲突进行谈判,并非把乌克兰、欧洲排除在外,而是美俄先谈,在确定相关框架后,再让两者参加,但欧、乌被认为排除在外。欧洲还要辅助俄乌和平方案的实施,美国提出要持久和平,在这一点上美欧立场相同。”姜锋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