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解释:为什么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
这种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的情景从何而来?
最近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渡边努的《通胀,还是通缩:全球经济迷思》一书,以很好的方式提出了这个问题。
渡边努首先提出的问题是:欧美国家通货膨胀的元凶是谁?流行的主导性说法是,俄乌战争是这一轮西方通货膨胀的起因。渡边努认为,尽管俄乌冲突确实对通货膨胀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早在俄乌冲突爆发一年多前的2021年春季,专家们就调高了2022年的通胀预期。这说明,俄乌冲突不是这轮通货膨胀的真正原因。
如果说俄乌冲突不是这次通货膨胀的真正原因,人们马上想到的就是三年的新冠大流行,因为这是这几年发生的最重要的事情。但渡边努提出了一个疑问,疫情是2020年发生的,而在2022年的时候,西方已经在开始走出这场疫情,经济社会生活在开始恢复正常。那为什么恰恰是在这个时候通货膨胀突然爆发了呢?对此,渡边努提出了一整套自己的解释。但尽管如此,渡边努还是将疫情作为这一轮通货膨胀的基本原因,只不过他加入了中间变量。
但问题来了,同样经历了疫情严重冲击的中国,在其后却出现了通货紧缩,这怎么解释?
我的看法是,如果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到另外的一条主线,而将俄乌冲突以及疫情的冲击都置于这条主线之下,事情就会明朗很多,我们的思路也会清晰很多。这条主线就是我在2022年提出的大拆解过程。
大拆解意味着过去几十年全球化过程的逆转。全球化过程是整个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并在全球分工的基础上形成跨国产业链。而在大拆解的过程中,跨国产业链开始被拆解,并重新配置。从表面看,是疫情冲击了产业链,而实质上,疫情不过是加速了产业链的拆解。而俄乌冲突,本身就是世界大拆解过程的一部分。这两者对经济活动成本的推动,都可以看做是大拆解过程的具体体现。
我们可以看到,在大拆解的背景下,不同国家开始面临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问题。就西方而言,面临的是供给问题,也就是说,由于产业链的拆解,很多东西需要自己来生产。这个因素对成本的推动是显而易见的。在过去几十年全球化的过程中,资源全球化配置的优势,为降低整个经济运行的成本提供了可能。廉价的劳动力,廉价的能源和原材料,便利的物流,不断降低的交易成本,所有这一切组合在一起,使得产品的成本保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平。但这个过程在大拆解中开始逆转,至少是呈现暂时性的反转。
这就是西方这一轮通货膨胀的真正原因。
相反,在大拆解的过程中,中国面临的则是需求问题,很多东西要重新找市场。为什么?因为中国是世界工厂,中国的巨大产能是为世界市场准备的。有人估计,中国全球供给端的净敞口已经达到3.4万亿美元。这样,在大拆解的背景下,中国面临的是需求(主要不是内需)不足导致的产能过剩。这个过剩,不仅是相对消费说的,同时意味着投资也处于过剩状态。而通缩,就是这种全面过剩的另一个侧面。
如果从这种眼光来看,你说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的现象难以理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