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一平的房价,1元一单的外卖
前些天我在深圳,期间天气不好点了几次外卖。我上次用美团是两个多月前,但这次我的感觉不仅速度更快、折扣更多,而且配送费也更低了。
配送费有多低呢?我的住处距离外卖商家大概3公里路程,原本配送费就只要3.6元,我实际支付只花了1元,我想这应该是平台给的折扣,快递小哥赚的还是原价3.6元(否则这样辛苦跑一单才赚一元真的有点说不过去了)。
第一次点这家的快餐(这个农家一碗香+米饭确实好吃分量又足)
第二在同一家商店下单 这次配送费仍然只要1元
外卖小哥从餐厅到目的地所要走的路程
在我看来,在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一单外卖赚3.6元已经非常便宜了。我点外卖的这两天正好还是刮风下雨的日子,手机屏幕上的这些数字让我感觉到赚钱有多么不容易。
我还注意的一个细节,在深圳期间我住在福田和罗湖交界的园岭社区,这里二手房均价大概是10万元/平米。
请屏幕前的你思考一个问题:
在房价10万元/平米的地方,只需要1元钱就可以享受送上门的点对点外卖服务,全世界除了中国,还有别的地方能有这样的组合吗?这样的组合又代表着什么?
一、低运费的本质是什么
我们付的运费对应的就是外卖小哥的收入,所以不用怀疑,周到的服务 + 低运费 = 外卖小哥又累赚的又少。
过去一两年来,伴随年轻人就业压力的增加,外卖这个行业的从业者也越来越多了,这个工作自由、灵活,也不需要很高的成本。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共有527万名骑手在美团平台获得收入,到了2022年,这一数字直接升至624万名。对于外卖小哥来说,现在不少订单要抢,而且价格被压低,像过去那种一个月咬咬牙就可以实现过万收入的状态已经很难再有了。
关于“骑手月入过万”话题讨论
社交媒体上出现关于“人比单多”的讨论
不只是外卖小哥,现在蓝领和白领的压力都不小,其根本原因是一样的,那就是竞争太激烈了:996你不想干有的是人排队去干;一块钱一公里的外卖订单你不接有的是人扎堆去接,这就叫内卷。
总的来说,外卖低运费代表的是当下城市蓝领的一个整体境况,收入低、竞争压力大。
二、高房价的背后是什么
高房价是城市化、土地财政,以及中产和富裕阶层在房贷杠杆助力下促成的,热点城市房价的涨幅远超人均收入增幅,更远超蓝领劳动力的增长。根据中原城市指数,目前北上广深各自的全市二手房住宅均价相比2004年5月,涨幅在8-11倍不等,远超同期的可支配收入增幅、也远超同期的住宅租金涨幅。
2006年时,深圳著名小区半岛城邦首期开盘,当时入市销售均价大约在1.2万元/平方米,如今一期的二手房均价在15万/平米左右,现在的价格是开盘价的13倍。该小区164平米的4室2厅户型的总价从196万涨至2400万,相当于过去十四年平均每年增值157万,日均4220元,有什么工作可以每年稳稳地得到这么高的税后收入呢?
对于外卖小哥说,要赶上这样的房价上涨,一天要跑1000单以上,这显然不是人力能做到的。
另外,决定一线城市房价的购房者和在一线城市提供劳动力的打工者完全是两个几乎没有交集的群体,所以超高的房价和超低的外卖运费才能长期共存…
深圳这个城市给了城市中低阶层和蓝领以质量不高但又不会逼死人的生存条件,比如1500元一个月的城中村小单间,如果选择合租和上下铺,价格还能再低,让你活得下去但却难以在城市安家立业,直到你的青春和体力被燃烧殆尽,自己就会主动离开这里,替换你的又是新一批的新鲜血液…
总的来说,高房价代表的是高收入者的财务状况和加杠杆能力,只是房价和劳动力价格之间相差过于悬殊,放在一起比较,令人感到扎心;然而,高房价之下,并不是所有业主都是赢家,特别是对于那些负债较大、较高位接盘的业主而言,他们实际上是在用房款补贴社会,这个我们后文会详谈。
三、扎心的组合
10万一平高房价和1元的低运费,这一极端组合,说明资产价格和劳动价值已被拉大到夸张的程度,也展现出了贫富差距。近期招行发布2022年报,2022年招行总用户数1.8亿,其中:
(1)私人银行客户13万,占总户数0.07%,人均资产2812万,总资产37900亿;
(2)金葵花客户401万,占总用户数2.18%,人均资产151.57万,总资产60765亿;
(3)普通客户1.79亿户,占总用户数97.75%,人均资产1.25万,总资产22564亿。
从招行的年报看,2.25%的人掌握了81%的财富。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和海外发达国家居民的整体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仍然存在差距,但不同的工作类型差距是不一样的,比如码农之间差别小一些,但诸如水电工、家政、快递员、外卖等蓝领的差距比两地码农之间就大多了。
这也是为什么如果你在中国城市是一个收入还可以的白领(比如中高级码农),在没有负债的情况下是可以过很舒服的,就是因为你这个工作岗位和海外同行相比差距小一些,而那些给你提供服务的蓝领工作者,待遇就比海外同行低得多。
具体一点说,比如在美国的一个水管工或电工,这是一类需要一些专业技能的蓝领,疫情以来这类蓝领的收入增长非常多,算是通胀的一个推动者,但还是供不应求,如果客户有维修需要,必须提前几天打电话请他们有空时来一趟,美国各大城市这样有技术的水管工或电工一年赚个10-20万美元到手是很常见的,其他技术含量稍少一些的例如卡车司机,月薪1万美元也很常见,他们这些蓝领的收入高过许多白领,在所在地哪怕是纽约洛杉矶买房也不难,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蓝领更愿意润出去,因为他们的劳动力在发达国家的市场中更有价值。
对比下来,我们看到共同富裕之路任重道远,但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要改善蓝领的生存境遇,可以从一些细节做起,比如国家真金白银支持企业为蓝领岗位提供更多的社会保障,又比如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特别是应当针对某些特定职业从每月最低工资标准改为最低时薪,类似海外的做法(2023年加州最低时薪15.5美元,纽约州最低时薪15美元),同时这个最低时薪不能定得太低,在劳资关系中也不能总是偏袒资方,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社会主义国家,劳动者的价值会被更加珍视。
四、选择优势资源
从超高的房价到超低的服务成本,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有哪些资源是物美价廉的,哪些又是价格高到不合理的。
在中国,人力成本、水电网、公共交通这些项目是最有性价比且最值得消费的。外卖用来点餐或购物是非常爽的,如果你感觉不到这点,建议出国一趟,墨西哥一个二线城市的外卖运费和Uber车费都比中国的北上广深要贵不少。
除了人力,为了照顾广大市民的基础需求,中国大陆的公共设施价格,在各种补贴和亏损运营的背景下,也是全球相同基础设施水准的国家里最低廉的。
比如地铁、公交、水电网、高铁…同里程的高铁,日本价格大于等于中国两倍;纽约地铁更旧更破,但无论多少站乘坐一趟都是2.75美元,香港地铁体验并不强于内地,但稍远一点二三十港元一趟是家常便饭。
廉价的服务不是白来的,它的代价是地价和房价相对收入而言奇高,一是因为土地的高收入让基础设施可以超前发展,二是买房这件事让很多居民无痛感地贡献了大量收入,除了早年低成本低负债购房的业主,去库存的一整轮上涨之后,新进的购房者实际上都在为社会做贡献,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高房价高地价充实了财政,保证了公共设施和服务可以持续低价,也保证了大量低收入者包括蓝领在收入较低的情况下还是可以维持生活。
想一想:如果你有好的投资方式,只要跑赢通胀即可,然后就是不买房,但又享受这些物美价廉的公共设施和劳动力,思路是不是打开了呢?
结语 – 常怀感恩之心
经常在网上看到有人嘲笑美国和欧洲的快递又贵又慢,还吐槽他们没有我们这样物美价廉的各种服务…
但如果你站在服务供应者的立场来想这个问题,你或许才能明白真相:我们消费者物美价廉的体验,其实是建立在诸如外卖小哥这些蓝领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和相对低的收入之上的。没有他们风里雨里奔波,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抢红灯,就没有我们又快又便宜的外卖。
所以我们应该感恩服务我们的所有劳动者,在岁月静好时更应该明白是谁在替我们负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