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毕业生高薪专业排名出炉,志愿到底怎么选
因为填专业志愿的时候到了。
长期以来,各省市留给考生填志愿的时间较短——提前批需要在出分后三天左右完成,一本批次最多再留一周时间考虑。面对浩如烟海的院校和专业选择、面对这次仿佛要决定终生的决策,争吵在所难免。
最热门的专业是什么?热门的专业等于好口碑吗?优先保院校还是专业?人工智能崛起对热门专业有什么影响?
头疼的问题很多,我们一起来看看。
01
热门专业在哪里?
志愿填报,毫无头绪的时候,常见操作是考虑一些热门专业。这分为两方面,一个是院校是否关注,一个是考生家长是否看好。
院校是否关注,体现为近年来的新增专业数量——大学需要面向就业市场调配资源,撤销发展一般的专业,新设颇为看好的专业。这反映了总体社会需求。
每一年,教育部都会公示新增审批本科专业名单。通过统计近五年公示的9527个新设专业,可以发现,“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专业位居前列。
其中,“人工智能”最受欢迎,全国院校近五年新增了502个专业点。随着人工智能概念从2023年起持续升温,预计今年依然是报考高峰。
总体而言,热门新增专业的“智能”与“数字”工科属性明显,甚至有些单一。
考生的志愿填报和录取位次情况,也体现了工科的火热。
所谓录取位次,可以理解为被这个院校专业录取最低的全省排名。假设,某大学2022年的人工智能专业只取全省前85000名位次录取,而去年涨到了44000名,就说明这个专业变抢手了。
以教育大省山东去年及前年理科的高考志愿为例,看看哪些专业受宠或者遇冷。
“航空航天”概念这两年很火,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的金属材料工程就从前年的22万名,升至去年的10万名。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的医学信息工程,录取位次一年上升5万名。
而短短一年,外语类专业集体“腰斩”。天津理工大学的日语从2022年的全省约6万名位次,滑落至约29万名。大连外国语大学的阿拉伯语,也滑落了23万名。人工智能发展威慑小语种的价值,外语专业一片惨状。
这些专业是否是市场需求热门,另说。但体现出强烈的实用主义特点——虽然没有那么“高大上”,但看上去似乎是一门手艺,可以学。这是近年来志愿填报的社会思路。
02
专业热度,也可能昙花一现
热门专业能反映当下的社会关注。然而,这样的热度,也可能昙花一现。
首先,热门专业并不一定代表长期市场需求。
学生报考专业,并不是马上就要求职。考虑到读硕乃至读博的时间,平均4-7年后才会走向市场。那时的社会需求,还跟现在一致吗?
这就是“网红”志愿填报机构的弊端。他们并不会对未来社会需求进行预测,也没打算考虑这件事。当下网上说这个专业比较好,他们就推荐你去读,让你觉得物有所值,“一分都没浪费”。
2015年前后,专业报考有财经热、外语热、建筑及土木工程热。如果当年就找志愿填报机构,他们通常会推荐这样选。
但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拿着极高分数就读名校土木、小语种、金融的95后会发现,毕业时的市场需求没有如预期一样良好,甚至这两年还在恶化。很多专业能带给他们的,只有转行开网约车时碰见学长的机会。
此外,外语、财经类顶校的分数价值迅速贬值。十年间,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全国理科录取分数线排名从高点的21名,滑落至56名。上海财经大学从11名,滑落至27名。
十年前的热门新增专业,也有的从高峰走向没落。
下图展示了2014年—2018年的新增专业排名和后来的就读学生评价。物联网专业是一个典型:十年前很火,看上去很美。但它涉及学科知识众多,啥都学的结果,可能就是啥也学不好。根据教育部收集的评分,物联网专业的学生就业满意度仅有3.7分。同理,商务英语、电子商务,也是后来的撤销专业大户。
事实上,很多所谓的新增专业,其实是换汤不换药。比如,“智能建造”,加入了一些计算机课程的学习,来拯救录取分数岌岌可危的建造专业。用“智能”一词,来安慰焦虑的家长。
社会需求是周期性的,志愿填报也跟股市一样,有畏惧风险的市场情绪。当前的新增/高分专业,不代表未来一定好,低分专业也不一定毫无价值——比如,人人都承认当下好就业的“软件工程”专业,曾经在本世纪前十年的录取分数线上垫底了很多年,当年的父母,并不看好它。
03
专业、学校、城市,如何考量?
学生的反馈最能反应一个专业的长期价值,特别是就业价值。
教育部·阳光高考网站会邀请所有毕业生对自己所读的专业进行满意度评价。根据近800万条真实评价,我们发现,“生态学”“海洋科学”“运动人体科学”“中西医临床医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等在主流专业就业评价中垫底。
“21世纪是生物的世纪”。已经过了24年,生物学的春天,学生还得等一等。
反过来,“飞行技术”几乎是全国就业满意度最好的主流专业,少有争议。飞行员相对特别的委托培养方式,让学员在学校期间就已签约航司。此外,成为警察,或者从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也可能少受求职之苦,代表专业分别有“治安学”“侦查学”“刑事科学技术”“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等。
学校是另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但近几年,就业难的恐慌情绪已经影响学校选择。为了保志愿填报推荐的“好专业”,一些考生家庭不惜用高分就读“双非”院校。
比如,按照下图的建议,普通家庭与其读北大光华,不如读老家的警察学院。可问题是,有多少的家庭,会认为自己不属于“普通家庭”?
互联网上流传的专业填报建议 | 图源小红书
我们的数据分析发现,好学校会拉升所读专业的总体满意度。双一流院校的专业满意度均值,高于“双非”院校,而这是来自就读学生的真实评价。
同时,同一个专业,双一流院校的满意度评分也高于“双非”院校。例如,无论是热门的计算机专业,还是当下有点被人嫌弃的市场营销专业,名校的分数表现都会更好。
这意味着,为了保热门专业,而舍弃明显更好的院校,并不一定明智。
同时,城市区位对于考生的影响难以衡量,但颇为重要。
一份公益助学机构发布的《宁夏地区大学生与一线城市大学生成长与发展机会差异报告》,比较了在宁夏本地就读和前往新一线/一线城市就读的学子发展差异。
他们发现,在读期间的信息渠道和信息操作技能,宁夏本地大学生明显落后于大城市学生。毕业后的职业发展水平,自然也不如后者。
当然,这是一个价值观的选择——想要在小县城当公务员安享青春,还是去海内外见识不同的世界,人各有青睐。城市的大小差异,也会塑造人的价值观。
04
专业选择,还是选你喜欢的
志愿填报让人头疼。不如分为三个路径制定你的计划。
还是先确定考生的专业意向。分为都行/没想法、有兴趣,以及有热爱/天赋。
“都行”“没啥想法”,是一个18岁青少年能给出的常见回应。如果确实没有青睐,那追随大队伍也无妨:选热门的,选跟父辈职业有联系的,至少提高了容错率。
如果数年后求职难,也是时代命运,至少不会因为离群让你后悔。
比如,信息类工科依然是当下“钱”景最好的学科。根据麦可思近期发布的2024版就业蓝皮书,2023届本科、高职毕业生平均月收入分别为6050元、4683元。
其中,如果选择“信息安全”“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等专业,平均收入更高,超过7000元。
事实上,2023届收入最高的前二十个本科专业,有且只有工科。当然也要注意,就业差评的专业里,工科也占了不少。
如果学子对某个专业或职业表达过兴趣,感到好奇,那也要打一个问号。光是有兴趣,不一定支持你长达四年乃至六年以上的深造。
高中的时候觉得历史有意思,不代表要读考古学。很崇拜医生,不代表要学医。如果只是有兴趣,一旦跟你的事业挂钩,反倒可能觉得痛苦。
最后一个情况,是真的有热爱和天赋。比如对某个小手艺、小领域,有亲友都颇为认可的热忱与专长,那就坚定选择它。
大学毕业生都知道,班级同学里,谁对此有热爱与天赋,能抵御很多困扰——是享受过程,二是有底气。
绝大多数专业的好坏差异不大,事在人为。这个时候,花费数万元找志愿填报获得一个失去人生乐趣的“模板式建议”,不如钻研自己喜欢、擅长的事。
这不是一勺鸡汤:我们所有看似用数据支持的决策,都是为了谋求一点点所谓“正确”概率的增加。但我们逾越不了的,是庞大世界里的不确定性。疫情或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暴发时间,人类都没猜到。
既然做不到,那就优先选择你爱的、你擅长的、你在晨间早读时向往过的事业。选完了,拉钩,就不后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