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手还是伙伴?盘点拜习会的成果与分歧
习近平和拜登在旧金山达成了两项重要共识
时隔整整一年,中美两国元首再次会晤。在旧金山近郊的斐洛里庄园,拜登与习近平当地时间週三(11月15日)进行了四个多小时的会谈。美国总统拜登在会后对外界表示,对话“极其富有建设性、极其富有成果”;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则说,中国愿意当好美国的“伙伴和朋友”。
习近平在美中全国委员会举办的晚宴招待会上做出这一表态,众多美国商界精英出席了这场活动。中国国家主席说,“这个地球容得下中美两国”,中美和平共存的趋势不可阻挡,坚信“中美关系的前途是光明的”。他透露,在几个小时前与拜登总统的会晤中,双方就加强人际交往取得了共识,“中美关系的大门无法关闭,世界需要中美两国开展合作。”
习近平还呼吁美国:不要将中国视作威胁、不要视中美关系为零和博弈。他认为中美关系的首要问题是:“中美到底是对手,还是伙伴。这是根本的问题。”他强调中国无意挑战美国,美方也不应试图干涉中国内政。此外,习近平也对陷入芬太尼危机的美国民众表示同情。
坚称习近平为“独裁者”
拜登则在会晤后的新闻发布会上对外界表示,他和习近平在会谈中都同意,今后能够直接相互打电话、立刻听到对方的声音,从而改善相互的沟通。美国总统还说,他和习近平相识多年,虽然常有分歧,“但是我们的会晤总是坦诚、直接、有益。”
现场一名记者问道,拜登是否依然认为习近平是“独裁者”。美国总统回答说:“考虑到他执掌著一个政体迥异于我们的共产党国家,我认为他是一个独裁者。”拜登今年春天曾称习近平为独裁者,引发两国之间的外交争执。
习近平与拜登的上一次面对面会谈,要追溯到整整一年前的印尼巴厘岛二十国集团(G20)峰会。此后的一年间,中美关系遭遇了高空气球危机、经济战与科技战不断加码、台海局势持续紧绷之困扰。此次两人利用旧金山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峰会之际举行会晤,各方都期待两国关系能有所缓和。
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Merics)中国外交政策研究团队负责人瓦塞利尔(Abigaël Vasselier)对德国之声表示,旧金山峰会对峰会的参与方以及国际社会来说,取得的是双赢的结果。她解释说:“(这表明)美中两国有能力管理两国关系,通过可管理、可预测的关系,而不是破坏性和不可预测的关系来化解战略竞争中的紧张局势,这对双方乃至更广泛的国际社会都至关重要。”但她也指出,与会双方通过四个小时的讨论就能达成一份冗长的联合公报和大量双边协议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两军恢复交流
会谈的最主要成果就是双方将恢复军事交流。拜登表示,这一举措“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否则就会发生“误解和事故”。白宫方面披露,双方已经计画安排两国国防部长会晤,两军高层也将进行业务性沟通。美国官方还称,太平洋战区的空军将领会参加此类沟通,双方的海军舰长也将有相互交流的机会。
此次会晤前,美方连续几个月都在公开抱怨:无法和中国军方进行直接交流,担忧会因此导致危险的误解和误判。
长年研究中国外交政策的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学者庄嘉颖对DW指出,习近平接受美方恢复军事对话的提议,这虽然显示出他愿意配合美方建立“安全护栏”之要求,但是“此次会晤事关稳住中美局势,不是论胜负的场合”。庄嘉颖认为,此次会议是否能够真正实现稳定局势之效果,还有待观察今后数月的中美博弈。
芬太尼问题:拜登取得重大胜利
在打击芬太尼药物滥用方面,中方也许诺将为美国提供更大的支持。拜登与习近平达成了共识,将共同采取措施管控芬太尼原材料从中国流向美国。拜登在会后表示,目前美国每年死于芬太尼滥用的人数达到7万余人,大于枪支致死人数。
多年来,美方一直指责中国方面生产的芬太尼及其原材料大量流入美国。现在,习近平当面许诺将加强管控,这很可能为寻求连任的拜登总统在选战中加分。
美国智库史汀生中心东亚项目共同主任、布鲁金斯客座研究员孙韵对DW表示,两国恢复军事交流、中国同意应对芬太尼问题都是拜登“巨大胜利”;而习近平的成果虽然不太明显,但可能也达到了其目标:稳定中美局势,从而能专注于国内挑战。
台海分歧依旧
围绕台海问题,美中双方依然存在著不小的分歧。在会谈中,拜登对习近平强调美方不接受任何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并期待能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上的分歧。他还呼吁中方在台海区域“克制”其军事行动,也提到要求尊重台湾选举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