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医药收市监局4.63亿罚单背后:高管被查等等
据公告,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认定一生化存在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的行为,构成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不公平高价行为。市监局依法处以罚款,合计罚没4.62亿元。
有关行政处罚的起因实际上早有迹象可循。据了解,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是上海上药第一生化的独家品种。今年七月,该药主动申请调价,将挂网价由2303元调整为270元,引起关注。
然而,这并非上海医药今年的唯一波动。自今年9月以来,上海医药已有6名高管接连被调查,公司高层人事变动频繁。11月18日,集团发布人事变动公告,宣布集团董事长周军因个人原因辞职。观察者网注意到,近一年以来上海医药高层人事变动已超七次。
接连事件使得上海医药一度陷入“多事之秋”。公司对此事的回应强调,将强化内部控制,加强对子公司的管理和监督,完善反垄断合规制度体系,确保公司各项业务符合相关法规和监管要求。然而,业内对于公司未来经营及高层稳定性仍存在一定担忧。
处罚前降价近九成,独家药物从2303元降为270元
从12月17日上海医药发布的公告来看,一生化因涉嫌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抗生素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违反了《反垄断法》相关规定,构成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不公平高价行为。
根据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下发的《行政处罚决定书》,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决定没收一生化违法所得3.37亿元,并处以2022年销售额3%的罚款,合计罚款金额达4.62亿元。
上海医药表示,该金额占公司合并报表范围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营业收入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0.199%和8.226%。尽管将对公司当期财务报表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但整体影响有限。公司将在规定期限内办理缴款手续。
公开资料显示,注射用硫酸多粘菌素B是一组从多黏芽孢杆菌中分离出的抗菌性多肽,。 除变形杆菌属外,它对几乎所有革兰氏阴性杆菌均有杀菌作用,该药于上世纪90年代获得批文,上海医药在2021年报中提到,该药于2019年上市,2021年处于市场深入期,销售量较2020年增速较快。
观察者网从国家药监局官网了解到,上海医药是抗生素注射用硫酸多黏菌素B目前唯一生产商,上年度该款药物在中国公立医疗机构销售额接近18亿元,同比增长35.88%。
根据2022年报显示,该药生产量和销售量同比分别增长18.86%和22.95%,药品中标价格为2303元,实际采购量为71.6万瓶。
面对罚款,上海医药强调为确保公司长期稳健运营和维护投资者利益,已采取多项措施,包括要求一生化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调查、加强内部控制、完善反垄断合规制度,并在集团范围内加强法规培训,以提升反垄断合规意识。
而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今年6月,广西、四川、浙江等多地下发通知,按国家医保局要求,经企业申请,调低了硫酸多黏菌素B挂网单价,由2303元/瓶调整至270元/瓶,降幅近九成。
根据当时的媒体报道,上海医药方回应称降价是应相关部门要求,公司旗下一生化积极与合作方进行充分沟通、协调,同时考虑到该药品的用药特殊性,经过内部测算后最终提交的结果。
董事长上任五个月突发辞职,六名高管接连被查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此次遭罚前夕,上海医药刚刚发布人事变动公告。
11月20日,上海医药发布公告称董事长周军因个人原因宣布辞去公司董事长、非执行董事、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召集人及委员等全部职务,辞任后,周军将不再担任公司及下属企业的任何职务。
而突发人事变动也引发热议,根据今年六月底的董事会推选结果,今年刚上任的周军任期应有三年,而他的正常任期本应在2026年中结束。
在上海医药的港股公告中,对于周军的辞职,公司表示系“因个人事务不能够投入充足时间履行公司职务”。
而就在辞职后第二日晚间,“廉洁上海”发布消息,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周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正接受上海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观察者网注意到,除董事长变动外,今年以来,上海医药已有共计6名高管被查。
11月21日,据上海市闵行区纪委监委消息,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副总裁顾浩亮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上海市闵行区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而此前九月同为副总裁的潘德青先在辞去公司全部职务后,11月也同样被查。
除上述高管外,被查高管中还包括海上海上柯医药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平、上海上药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原总经理陈彬华、上海上药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原副总经理黄臻辉。
公开资料显示,作为一家在A、H两地上市的大型医药产业集团,主要经营医药研发与制造、分销与零售,综合实力曾一度居中国医药企业前三位。
然而,近年来,受到集采、两票制等政策的影响,医药流通公司的利润空间持续受限。根据最新财报显示,上海医药前三季度营收虽较去年同期增加13.11%达1975.08亿元,但归母净利润却同比减少21.13%,仅为37.97亿元。毛利率下降至12.13%,同比减少6.58%,净利率更是降至2.51%,同比减少26.82%。
在面临业绩下滑的同时,上海医药还面临着来自资金层面的巨大挑战。医药流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仅需应对业务压力,还需要处理给厂家“垫资”的难题,同时应对公立医疗机构长账期和高额欠款的挑战。这一系列问题导致公司上年度负债率高达60.63%。
回溯至2018年至2020年,上海医药的资产负债率逐年维持在60%以上,而其短期偿债能力逐年下降。流动比率从2018年的1.36逐年降至2020年的1.22,2023年三季度略有回升,为1.34,然而相较于2022年三季度的1.37仍有下降趋势。值得注意的是,2018-2020年期间,上海医药的资金缺口累计达到约787亿元。
面对庞大的资金缺口,上海医药却未放缓对新药研发的投入。自2018年至2022年,公司累计研发总投入超过百亿元,其中2019-2021年均复合增长率一度达到近30%。这表明,尽管面临财务艰难,上海医药仍然坚定不移地致力于创新研发,为公司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此外,最新财报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上海医药销售费用达104.7亿元。数据显示,过去五年,上海医药销售费用高居A股药企榜首,2018年达110.6亿元,首次突破100亿元。至2022年,上海医药销售费用攀升至142.8亿元。
从2022年的销售费用构成来看,其142.79亿元的销售费用中,69.22亿元为市场推广及广告成本,占销售费用的48.48%。 然而,针对连年高企的销售费用,上海医药曾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回应投资者称,公司2022年度营业收入2319亿元,销售费用占比6%左右,对于大型上市公司来讲,销售费用占比合乎情理。
然而A股Wind医疗保健行业中,上海医药是唯一一家在2022年销售费用破百亿的公司,此外从2010年至2023年,上海医药已连续14年中报报告期内销售费用全行业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