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男性不育,可能和这个东西有关…
中国人口协会和国家卫计委2016年联名发布的《中国不孕不育现状调研报告》显示,中国不孕不育患病率在12.5%-15%。以此估算,中国不孕不育的患者人数在5000万左右,每8对夫妇中就有1对有不孕不育问题。预计到2025年,中国不孕症患病率将增加到18%,患者人数将达到6000万左右。中国的不孕不育症,男性占了大部分,在现有的5000万不孕不育人群中,男性不育患者占比约3/5,即在中国至少有3000万男性是不孕不育患者。
不孕不育有很多原因,现在一项新的研究提醒人们,微塑料可能对此要负责任,因为无孔不入的微塑料已经渗透到男性的睾丸中。
美国新墨西哥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在2024年5月份的《毒理科学》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显示,微塑料已侵入人类睾丸。在分析的人和狗的睾丸样本中,全部含有微塑料。人类睾丸平均微塑料浓度为每克328.44微克,其中,最常见的是聚乙烯(主要来源于塑料袋和塑料瓶)。微塑料在人类睾丸中的普遍存在,有可能对男性生育能力产生影响。
微塑料早就进入人类的各类器官,如心血管、肺脏等,同时微塑料进入生殖系统也得到证实。同样是新墨西哥大学的这个研究团队在此前的研究中得出结论,微塑料已侵入人类胎盘。研究团队分析的62个胎盘样本中,全都发现了微塑料,平均每克胎盘组织含有126.8微克微塑料。
为了进一步弄清微塑料进入生殖系统是否对人类生殖力产生影响,研究团队又对男性的生殖器——睾丸进行了研究。
研究团队对47只狗和23名男性志愿者提取睾丸样本,再采用灵敏的热解气相色谱/质谱法对现存环境中常见的12种微塑料进行检测和定量分析,结果发现,在所有分析的犬睾丸和人类睾丸样本中都存在微塑料,但是人的睾丸中的微塑料远远高于犬睾丸中的微塑料。平均而言,人类睾丸微塑料浓度为每克328.44微克,犬睾丸微塑料浓度为每克122.63微克,人睾丸中的微塑料几乎是狗的3倍。
对微塑料类型的分析发现,人类和犬类的主要微塑料类型比例相似,最常见的是聚乙烯(PE),在犬类中占36.4%,在人类中占35.2%,聚氯乙烯(PVC)则在人和犬的睾丸中也有,只是数量不及聚乙烯。聚乙烯常用于生产塑料袋和瓶子等,聚氯乙烯常用于生产家庭用水管道等。
与此前发现人的每克胎盘组织平均含有126.8微克微塑料相比,人的睾丸中的微塑料数量几乎是胎盘中的3倍。如果仅从数量和剂量关系看,微塑料在睾丸中的浓度之高可能与男性生育能力的下降有关。
研究团队还分析了特定类型的微塑料与犬类精子数量、睾丸重量之间的关系,发现犬类睾丸中的聚氯乙烯数量较高与精子数量较低有相关关系,而且聚氯乙烯、聚乙烯对苯二甲酸脂(PET)等特定微塑料数量也与睾丸重量有关系,微塑料越多,睾丸重量越轻。而聚乙烯对苯二甲酸脂也常用来制作瓶装水容器。
这项研究表明,人和犬的睾丸中的微塑料较多,与精子数量较少和睾丸重量较轻之间有相关关系,由此可能影响到男性的生殖力,因为精子少是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且睾丸重量下降表明精子发生率降低。
全球各个国家男性的精子数量一直呈现下滑的趋势。从1970年至今,全球人均单位精子量由1亿个/毫升下降到约2000万-4000万个/毫升。同时世界卫生组织出台的精液分析标准中,单位精子数目在40年间也下降了75%。
这项研究虽然还不能指明睾丸中发现微塑料与精子减少和睾丸重量下降之间有因果关系,但是研究人员认为,微塑料的类型很重要,如聚氯乙烯会释放出许多干扰精子发生的化学物质,并且含有导致内分泌紊乱的化学物质。
不过,此前的其他一些研究表明,摄入微塑料会通过改变肠道微生物组成的方式导致雄性小鼠精子生成障碍,包括精子数量减少、精子活力下降等,进而导致雄性生殖能力受损。另一项研究发现,将小鼠暴露于微塑料环境28天后,微塑料通过激活特定的分子和通道,如核因子红细胞系2相关因子2(Nrf2)导致输精管损伤、精子活力和浓度降低、精子畸形增加、血睾屏障完整性受损和生精细胞凋亡,最终导致雄性生殖障碍。同时,暴露于微塑料环境内,再接触其他环境污染物时,会对人体产生更强的生殖毒性。
因此,现在的不孕不育从男性身上找原因时,要重视微塑料污染因素。2024年1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每瓶1升装的瓶装水中,约含有24万个纳米和微塑料颗粒,其中90%是纳米塑料,10%是微塑料。有鉴于此,减少瓶装水的饮用,以及喝开水,可能有助于减少微塑料伤害。广州医科大学和暨南大学一个研究团队于2024年2月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把水烧开后,能去除饮用水中高达90%的微塑料,与饮用自来水相比,饮用开水可以将摄入的微塑料量减少2-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