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被视为外交成果 中国与中东欧“16+1”合作奄奄一息
中国与中东欧国家所谓的“16+1”合作机制一度被中国视为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成功实践,但是在立陶宛2021年退出了这一机制后,拉脱维亚与爱沙尼亚也退出了。地区一位中国问题专家说,这一机制目前处于奄奄一息的状态,并分析了波罗的海国家先加入后又退出这一机制的原因。
中国建立“16+1”合作机制的目的
拉脱维亚里加斯特拉金什大学的中国研究中心主任贝尔齐尼亚-切伦科娃(Una Aleksandra Bērziņa-Čerenkova)7月17日在她的办公室接受美国之音专访时表示,中国2012年设立这个机制,是希望它成为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进行合作的一个平台。
“这些国家中有十一个是欧盟成员国,有五个不是。这是跨越地理、政治、历史、语言等多个领域的一个有趣的尝试,”她说。
这个机制最先包括中东欧地区的阿尔巴尼亚、波黑、黑山、克罗地亚、捷克、匈牙利、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北马其顿、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称为“16+1”。在希腊2019年加入后,该机制成为“17+1”。
不过,同时也是拉脱维亚国际事务研究所亚洲研究项目的负责人以及欧洲中国智库网络成员的贝尔齐尼亚-切伦科娃认为,这种形式本身就是一个大问题,因为这些国家并不是像中国认为的那样整齐划一,而且对于波罗的海国家来说,把它们称为东欧国家是它们所不愿意的。
贝尔齐尼亚-切伦科娃说:“对于那些不太了解当地辩论的人来说,波罗的海国家正试图在价值观和发展方面将自己定位为北欧地区国家。当然,从经济角度来看,我们还没有达到北欧的水平,但就政治方向而言,北欧是你所希望的定位。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说,被重新归类到东部阵营对于波罗的海国家来说并不一定是理想的。”
波罗的海国家一开始为什么决定加入?
这位担任过斯坦福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富布赖特访问学者的中国问题专家说,尽管有这样那样的关切,但是当时也有基于务实的考虑而主张加入这一机制的论点。其中一个看法是,一些大的欧洲国家从与中国的交往中获得经济上的利益,我们也应该赶上这趟列车,因此这三个国家出于几个方面的原因决定试一试。
贝尔齐尼亚-切伦科娃说,当时的一个考虑是,波罗的海国家有非常强劲的后勤基础设施,主要是铁路网,还有就是港口。但这些基础设施的业务流向都是从东向西,即从俄罗斯流向波罗的海国家。随着与俄罗斯关系变得不稳定,这些国家明白它们很难与俄罗斯保持好的关系,而且俄罗斯自己也开始更加自给自足,并在波罗的海建造自己的港口,波罗的海国家担心通过这些基础设施的商业会越来越少,而中国的产品可能被证明是这个基础设施的生命线,把欧亚大陆联系起来。
波罗的海国家的这个设想并不是毫无根据的。2016年2月,中国港湾工程公司与里加商业港集团签署新建煤码头项目协议。同年10月,首列“中国—拉脱维亚”试运行货运班列开通。11月,中国还与拉脱维亚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政府间谅解备忘录。
除了利用这里的基础设施以外,波罗的海国家当时也希望能够向中国出口产品,尽管这个想法可能有点天真。
“这个想法是,我们有优势的产品应该是中国市场会感兴趣的。考虑到这里对生态、食品、乳制品的强调,中国方面也有一些额外的兴趣,所以当然,这里的人原本认为对华出口是行得通的,”贝尔齐尼亚-切伦科娃说。
这位中国学者提到的另一个原因就是波罗的海国家当时希望在高科技领域获得外国直接投资。他们认为,中国的公司正在寻求在欧盟寻找落足点,而且这里的劳动力素质好而且不贵,听起来像是完美的匹配。
为什么又决定退出?
但很快,在2016年左右,波罗的海国家发现,事情并非他们所愿。欧洲国家意识到,这个平台是一个轮毂和辐条系统,即中国处于这个轮毂的中心,其他国家只是一根辐条,而不是他们认为的合作平台,而且这些国家之间还要相互竞争。
在经济方面,这个平台对于波罗的海国家也没有太大的吸引力,因为北京承诺的投资并没有兑现,双边贸易一边倒的有利于中方,而中国可以提供的基础设施投资它们也可以从欧洲的基建基金那里获得。
在复旦大学做过访问研究员的贝尔齐尼亚-切伦科娃说,对于波罗的海国家来说,这个平台还有意识形态方面的问题。
她说:“这种形式让波罗的海国家不是很高兴,当然其中之一就是它对过去的社会主义的强调,而我们国家根本不认为这是其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我们的社会主义过去是被苏联占领的,这在社会中仍然具有非常强烈的负面含义,所以这是你不想认同的一件事。”
尽管中国方面认为,这个合作框架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成功实践,是对区域合作的创新与图片,而且拓展了构建全球伙伴关系的网络,但是由于它在一开始就被视为是中国分裂欧洲的一个努力,再加上美国的特朗普总统上台后美中关系的恶化导致很多问题浮出水面,使整体的大环境发生改变,进一步加深了中东欧国家对中国的戒备。
在疫情期间,这个一年一度的机制也暂停了。
2021年2月,为了笼络中东欧国家,中国提升了这一机制的领导人参与级别,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取代一直主导这一机制的时任总理李克强,亲自主持峰会。他在讲话中称“17+1”大于18,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共商共建共享”。但是由于这些国家对中国的戒心加重,有六个国家的元首婉拒出席,只派遣部长与会,使习近平遭遇冷场。
拉脱维亚的贝尔齐尼亚-切伦科娃说,由习近平主导这个机制不仅于事无补,反而对挽救这个机制不利。
“一方面,这当然听起来非常严肃,但另一方面,我们确实明白,对于这种形式来说,这意味着更没有什么具体的成果,因为至少总理的一些职责更多地是为这种形式中的目标而设定的,而主席的职责,即使他是中共总书记,并不是为了这些目标而设定的。所以我想这也发挥了作用,并将其越来越多地推向象征性领域,而没有真正的可交付成果,”她说。
2021年3月,立陶宛宣布退出这一机制。它也因为允许台北在维尔纽斯设立以“台湾”冠名的代表处遭到北京的经济报复和外交打压。2022年8月,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在协商后于同一天也宣布退出这个机制,表示这个机制没有提供他们想要得到的东西,但仍然可以通过双边以及欧盟进行合作。波罗的海三国退出后,这一机制由原来的“17+1”成为“14+1”。
有学者把目前的这个机制称为是“僵尸机制”。贝尔齐尼亚-切伦科娃说,该机制虽然还有14个国家,但它们参与的兴趣大减,再加上新冠疫情的冲击,一些国家正在辩论是继续留在里面还是退出,它基本上是名存实亡。
“所以,是的,我想说,它肯定没有在蓬勃发展。如果我们继续用生与死的比喻,那么,现在我们可以说它正处在生命维持系统上,”她说。
这位学者说,眼下,在波罗的海国家,中国并不是一个非常显眼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