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从出埃及记的角度看《Sight》
两个多月前,我在网上观看了电影《Sight》的预演。
昨天下午,趁着《Sight》在夏威夷停演前的最后机会,我决定到电影院再看一遍。当我买票时,自动售票机故障,不得不请来一位服务员帮忙。这位服务员是一位黑人大妈,见我买的是《Sight》的票,便热情地对我说:“这是一部非常棒的电影,让我哭了两次。”
这让我对电影现场情景再次充满了期待。
然而,当我进入放映厅时,却惊讶地发现偌大的放映厅里竟然只有我一个人。电影放了15分钟后,又进来一位美国白人大妈,整个影院里就只有我们两个人。中间,我听见她轻声抽泣了一次。电影结束时,她还静静地坐在那里,久久不愿离去。
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好电影,然而却为什么叫好不叫座呢?反省之下,我认为有以下三点原因:
-
文革魔咒的描绘不够清晰:电影中的文革情节让美国观众感到困惑,文化大革命和纳粹运动一样都是人类的浩劫,但纳粹运动经过了反省,西方人人尽皆知,文革始终没有在文化层面、哲学层面经过深刻反省,而经历过文革的中国观众则觉得不够深刻。文化大革命这一段历史复杂而沉重,是王明旭这一代人童年的噩梦和负担,如何在有限的电影时间内传达其深远影响,确实是一个挑战。更为糟糕的是,近来“文革”的幽灵在国内沉渣泛起,甚至漂洋过海,影响华人社区。 -
爱情戏份欠佳:自传中真正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以及种族基因角度的歧视在电影中未能触及。这部分内容既难以处理,又具有极大的情感张力,若能深入挖掘,必能增强电影的感染力。爱情几乎是所有文学的中心题材,并非需要硬拉,而是现成的。如果你看过王明旭的自传,对电影《Sight》会有一个更为深入的了解。特别是对他那一段热恋了五年的美国徳裔女友格温,在谈婚论嫁、即将走入婚姻殿堂的最后时刻,却突然分手,被棒打鸳鸯,各自飞去。像梁山伯与祝英台一样刻骨铭心的爱情,突然无疾而终。当然,这个题材非常难以处理,搞不好会引起轩然大波。 -
华人观众期待值未能达到:从中国来的华人观众没有给予预期的高上座率。因为健忘的中国人,没有像以色列人那样有信仰的凝聚力。《Sight》这部电影反映了华人移民的艰辛与奋斗,但在精神层面上未能充分调动观众的共鸣。
从《出埃及记》的角度来看,《Sight》这部电影讲述的也是一段现代的“出埃及记”故事。王明旭博士的个人经历犹如走过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旅程。当年以色列人每一步都面临巨大的困难和挑战,各种动摇、背叛和拜偶像,但信仰的感召力非常强大,新乐园的希望一直在召唤。从王明旭《自传》看,那个在杭州打工的青年和躲在解剖室里瑟瑟发抖的男孩,他在“文革”中的经历比埃及的奴隶有过之无不及!
在电影中,王明旭博士不懈努力,最终在科学与信仰之间找到了平衡。这不仅是他个人的胜利,也是华人移民自强不息精神的体现。然而,与以色列人拥有共同的信仰不同,许多华人移民在文化和信仰上缺乏凝聚力。想想看,在华人的移民中,被atheist 洗脑的占绝大多数,然后是信仰佛教的、信仰民间怪力乱神的也不在少数;那些自称为儒家信徒的人,也是被宋明理学洗了脑的人,玩起天理啊本体那一套形而上的把戏,根本忘记了孔子是一个高唱“上帝是依,无灾无害”敬虔的上帝信仰者。
在信仰层面上,海外华人可以说是一地鸡毛,导致在面对困难时常感到孤立无援,如一盘散沙。
《Sight》作为一部电影,它不仅是对王明旭博士个人经历的展示,更是对华人移民历史和精神的深刻反思,最为重要的他从一个狭缝里出来,一定有一个使命在身,也就是孟子所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所以,从《出埃及记》的角度去理解这部电影,我们会发现其中蕴含的信仰力量和精神追求。或许,这也是这部电影值得我们反复观看和深思的原因。让我们在《Sight》中找到那份共同的信仰和希望,美国这片土地,也是华人移民的土地,不要三心二意。
孔子家乡鲁国史诗——《诗经 鲁颂·閟宫》里的原话是这么说的:无贰无虞,上帝临女!
不要犯下三心二意的错误,上帝正在看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