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比高考更残酷?家长:如果她中考失利,我会更崩溃
6月,注定是家长们最焦虑的月份。
高考、中考接踵而至,各地分数线逐渐公布,张雪峰的直播间里挤满了焦虑的家长和学生,社交媒体上,关于高考的热搜一个又一个。
在巨大的讨论声浪中,有个现实却被忽视:
中考,远比高考更残酷。
一个反直觉的事实是,如今的高考升学率,远高于中考。
由于大学扩招,不少省份的大学录取率超过了90%,但普高的升学率却堪堪过50%。
剩下的50%,在世俗的眼光中,前路并不算光明平坦。
人人都说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实际上,这人生“决定性”的关卡,早已被推前3年了。
“好像青春迷茫了一下,人生就定型了”
在不少人心中,“职高”是和“差生”紧密相连的:
虽然全称是职业高中,本质却是叛逆学生收留所,一旦读了职高,人生似乎就定型了,再也没有成功的可能。
“不好好学习,以后只能去职高”的警告流传在每一个家庭,找上每个考得差、贪玩或者不合爸妈心意的孩子。
一种社会共识随之诞生:
好学生自然能上高中,读职高就是因为学生不努力。
但如果把职高生,称为“班级20名以后的学生”呢?
目前,全国大多数省份升入普高的学生比例约在50%至60%之间,在一些竞争激烈、生源庞大的地方,普职升学率五五开并不罕见,部分地区公办高中的录取率甚至低至37%。
剩下的同学,如果想要继续读书,只有三个选择:
出国,进民办、私立,读职高。
事实上,“保持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政策的本意,也是为了利好学生:并非所有人都擅长学习,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类型和特色不同,不存在高低好坏之分。
只是关于职高的刻板印象深入人心,加上一直以来对学历的精英崇拜,使得初衷良好的选择性分流机制,现实中不自觉变成了道分水岭:
“一流”的学生和失败的学生。
做一流很难,但不能失败,比起考个好大学,如何让孩子考入高中才是众多家长的最大目标。
彤彤今年小升初,但彤彤妈妈的择校焦虑已经持续了2年。从3年级开始,家长们见面聊天的内容从“你家孩子上了什么兴趣班”变成了“哪个初中的升学率比较高”。
家附近的初中教学质量一般,孩子要稳定在15名内才算稳妥,升学率好的初中如今则是一位难求:花5万块只能说进去读书,但能不能进实验班还要看孩子成绩,如果不行就要进70人的普通班。
最终彤彤妈妈还是决定让她在家附近的初中就读。
“她现在成绩不错,我盯紧一些应该没什么问题,孩子们根本不清楚这些问题,压力都在家长身上。
“如果3年后她中考失利,我可能比她更崩溃。”
如果说小升初是转动命运齿轮,中考则是一场关于努力的残酷考核。
当中考把学生分成两类时,大家时常忽略失败了的学生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及压力。
看几组数据:
2022年,北京中考满分660分,650分就已经掉到全区2000名开外;
天津中考满分800分,780分以上965人,660分以上占50%;
在宁波,满分720,要考600分才能勉强上普高。
而金字塔顶端的人数仍在不断增加。
2024年不少地区中考分数已出,有河北邯郸的家长发现今年中考600分以上1.9万,去年为1.5万人,整整加了4000人。
录取比例是固定的,竞争是激烈的,能改变的只有学生和家长的“内卷度”。
补课成了家长们隐而不宣的共识。
成绩靠前的学生继续卷成绩,每一分上都站满了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而20名之后的学生在补课之余,必须要做一道单选题:
主动去职高,还是放弃过半上课时间去当特长生,或是继续拼命考普高。
选择任何一个都是场豪赌,需要他们有面对失败的勇气和重新站起来的能力。为了考上心仪高中,选择复读的人不在少数;一次次复读却依旧改变不了“不得不进职高”的命运者,也不在少数。
这些压力、挫败和打击使得他们进入职高后,忍不住将失败、偏见内化。
“我作业按时交,认真听课,成绩也不差,到了八年级突然意识到自己不读的话就真的要去读职高,和那些不写作业不听课的‘坏学生们’走同一条路。
“我不知道我错在哪一步,好像青春稍微迷茫一下,就要付出整个人生的代价。”
职高的孩子,抬头就是天花板
中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
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数据,截至2020年,全国共有中高等职业学校1.12万所,在校生超过2915万人,近15年的入学人数总计超过1个亿。
这1亿人的生活,其实和普高学生并没有太多区别:
他们的一天,也是满满的课程:从早上6:30到晚上9点,周一到周日,专业课、文化课、文史教育…..每个小时都很满。
他们的校园生活,甚至比竞争激烈的普高更人性化一些。
考虑到他们学习的基础和弱项,职高的文化课难度不会太高,而且考虑到学生们对学业的追求,在就业和求学两大主方向上,不少学校会细分出“升学班”和“冲本班”,助力学生冲春季高考。
而想要学到更多技术的同学,可以报名就业班、3+2等,甚至不少学校给出了“包就业”、“包大专”的承诺。
脱离了应试教育的青春,本该比刷题的三年轻松自在很多,更何况他们有着对口的专业和工作,就业还有保障。
然而绝大多数职高生很难享受其中。
他们要面对的不仅是分数,还要在更复杂的现实中思考如何打破自己命运的天花板。
对习惯努力学习的“乖”学生来说,在职高为什么而学反而成了一个新难题。
高一时李华学习的劲头很足,曾经班里的20几名,到了这里能排进前10,甚至前5名,这无疑是种巨大的激励。结果不过一学期,他就丧失了学习的兴致。
对于还想冲击本科的职高生来说,摆在面前的是两条路:跟普高生一样参加夏季高考,或者参加部分省份专门为职高生设立的春季高考。
“但不管怎么考,都挺失败的。夏季考不过普高学生,春季考得最好也不过是普高看不上的末尾本科,突然觉得自己很可笑。”
想要通过考试打破命运天花板,重新回到“主流世界”,就要拿出不输普高学生的努力和远超普高学生的自制力。
这对成年人都是不小的挑战,更别说是未成年人了。
我问了几位在职高念书的学生,他们的上课的感受和李华很相似:开始很努力,但后面变得麻木起来,每天在上课,但其实没学到什么,也说不清为什么。
谈及如今的职高生活,李华用得最多的词是“没意思”:学习没意思,打游戏也没啥意思,玩手机也很无趣。
“同学中有少数人仍在努力学习,其余的人要么打电话聊天,要么在课堂上睡觉。我们班很多同学会突然就走了,有些过段时间又回来了,继续趴着睡觉,有些去打工了,到现在也没回来。
“我有时候漫无目的地刷短视频,抬头放松的时候,感觉身上有腐烂的味道。”
在参加春季高考继续学习之外,职高生另一个选项是就业。
2019年《中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报告》显示,2019 年毕业的中职毕业生,48%继续升学,49%直接就业。
而这49%的工种和薪资,却并不理想。据《中国慈善家》报道显示,近年来一线新增从业人员70%以上来自于职业院校毕业生,他们在流水线做普工、在餐馆当服务员、在游乐场当导游,整体来看,中职毕业生直接就业后,普遍拿到的工资在 2001 – 3000 元间。
这也使得不少职高生在18岁毕业那年,就改变了对社会的看法。
“我去实习工厂,流水线上多得是初中毕业的孩子、职校辍学的学生,还有我。除了苦笑不知道做什么反应了。坚持3年拿到的毕业证没有太大用处,早知现实如此,当初还不如在中考分流时就放弃读书这条路。”
这似乎才是所谓“差生多、管理乱、学生又懒又不上进”的职高背后,真实的职高样貌:
在一场人生考试失利后,职高生们很难找到努力的方向。
“以为自己可以重新来过,结果抬头就是天花板。”
15岁和18岁,殊途同归?
与李华不同,今年高考的梁明是中考时成功挤入高中的一位。
中考时他成绩虽低于普高线,但梁明爸妈思虑颇久还是决定用钱为孩子砸一个高中文凭。“上私立高中虽然贵,起码未来比较清晰。”
但他的高中生活并不算顺利。高中的课程难度比初中高了好几倍,为了留出充分的高三复习时间,几乎所有的课程都在往前赶,原本文化课基础就比较差的梁明整个高一都强烈感受到“这不是我该来的地方”。
为了弥补英语成绩差,梁明的爸妈决定再加几万让他学日语,参加小语种考试,可即便如此他依旧没有改变“读专科”的命运:高考成绩300多,离本科线甚远。
“我初中那么努力,高中用尽浑身解数,结果撞邪一样回到了原本的赛道上。我其实反而松了口气,我时常感觉这3年是我偷来的,本不属于我。”
15岁用微弱优势分开的两个人群,在18岁命运般重逢。
如此带着些命运愚弄的故事不在少数,李华分享说自己的一个学长就在大专遇到了曾经的初中同学,而这似乎也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在中国的学历鄙视链里,前面如何排序众说纷纭,但最后三位几乎没有改变:二本,职业本科,大专。
这三者几乎覆盖了80%的学生:2022年全国普通本科招生467.94万人,职业本科招生7.63万人,高职(专科)招生538.98万人。而2022年全国报名人数为1193万人。
近几年,关于二本学生困境的讨论越来越多,考公、考研成了他们的统一共识。走进一流大学,找到满意的工作,过上体面舒适的人生仍是他们心之所向。
还有一个未被关注的事实是,高考录取的专科生数量其实比本科生多。
只是在公共视野里他们几乎隐形,比起对二本学生的高关注,关于专科生的报道寥寥可数,且多与“实习乱象”联系在一起。
〓抖音@马浩卡布达
对专科生来说,本科二字有着绝对的诱惑力:专科和本科,一字之差,却能敲开上千个企业的大门,拥有考研、考公的资格,对职高生们来说更是如此。
但用6年杀入了“主流世界”,这条路有多难不必多说,近几年缩招的专升本更是让无数大专生望而却步。
每一个打破天花板的案例,都能成为职高生漫漫求学路上的灯光和激励。
在和李华聊天时,我向他提起了最近在全国数学竞赛中获得第12名好成绩的中专生姜萍,相对于外界的各种纷争和讨论,李华反而觉得没必要大惊小怪。
“我们中专生也是正常人,只是综合成绩没那么好罢了。我们也有我们擅长的东西。虽然不是人人都是姜萍,但中专里面有姜萍这样的学生没啥奇怪的。”
近几年随着大学生就业难度的升级,职高的社会地位也在悄然发生改变。
职高和普高之间,不再泾渭分明。
在福建、浙江、山东等多地高中都在探索职普融通,中职一年级时上普高课程,一年级结束时,选拔成绩在前20%的学生到普高读书。普高学生如果不适合高中课程,也可以通过指定考试,流动到职校。
专科和本科的关系,似乎也发生了巨大调转。
随着高等教育普及,本科学历已不再是稀缺资源,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却日益增长,因此国内多地新设职业本科高校定向培养较高层次人才,部分院校招生分数甚至高于一本线。
在就业难、35岁危机、裁员等压力下,不少人开始“本升专”。在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校近两年招收“回炉”考取技术技能证书的本科及以上毕业生累计超过150人,其中不乏一些硕士、博士研究生以及“双一流”高校的毕业生。
和李华聊天的最后,我问他还记得中考出成绩时的心情吗?
他说其实已经想不起太多了,“可能我爸妈对那个场景记忆更深刻吧。”
而关于明年即将到来的春季高考,他对自己的期待是”本科最好,专科也不错。”比起大学,他更期待一个“能自给自足,赚钱养自己”的生活。
我与同时在操作“高考失利”选题的同事聊天,发现无论15岁、18岁时经历的这两个比天还大的考试,都会在22岁大学毕业之际变得面目模糊。
22岁之后迈入更复杂的社会,人会发现学历并非所有,生活其实没有哪一个关口是“绝对无法挽回”的。
无论是18岁还是15岁那一年的考试,不过就是人生中一次普通考试罢了。
刚刚过去的考试,无论成败,都已是过去。
未来还很长,你终会前程似锦。
(文中彤彤、李华、梁明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