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保研:举报同学,献血加分,规则盲盒
9月29日,林梦洁的朋友圈即将进入一年一度最沸腾的时刻。
每年的这天,都被大学生们戏称为“保研节”。从上午开始,被保送的研究生结果会陆续出炉,随着“上岸”的准研究生们一个接一个晒出录取offer开始“感恩,感谢~”,林梦洁的朋友圈将被仪式感刷屏。
林梦洁是一所211大学的文科生,今年大四。去年此时她还混杂着羡慕和嫉妒,边刷手机边向学长学姐们手动回复“恭喜”,直到这两个字“都打累了”,陷入对自己未来的一片茫然中。
集体狂欢似乎只属于胜利者们。那些张扬或克制的胜利感言反面,是更多保研失败的学生们自觉“被推下悬崖”的落魄。林梦洁说,有学生接受不了结果,甚至选择轻生。
显而易见,读研,已经成为本科生毕业的首要出路。2024年6月,至少有11所中国高校的本科毕业生升学深造率达到或超过了7成。与此同时,研究生招生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全国已有28所“双一流”大学研究生数量超过了本科生。多所研究型高校也在这个夏天宣布,将不少专业的研究生学制延长一年。
记得在2023年一次班会上,林梦洁的辅导员询问有多少人考研时,全班三分之二的同学都举起手来。林梦洁当时深深为那个场面所震撼,同时也捏了一把汗——那年考研报名人数有474万人,只招76万人。这意味着,可能九成举手的同学会落榜。
不过,林梦洁是最有竞争力的一员。从学业成绩上看,她是专业排名第一。大三的时候,她几乎笃定自己可以被“保送研究生”,但随着2024年“保研节”一天一天逼近,这位学霸越来越心慌——保研比的不仅是绩点,还有科研、竞赛、社会实践……拿学姐的话说,“最好所有都卷一卷”。
于是,以为自己逃离了高考的林梦洁,又陷入了一场更残酷的高校“卷王战争”:“加分”成了大学生涯中最大的诱饵,优等生们可以为之“上水课”、卷不喜欢的竞赛、甚至去献血;宿舍里的“背刺”和“举报”是常见竞争手段;林梦洁争取保研名额的这一年“决赛”里,始终贯穿着极度焦虑、胃酸返流和无缘无故的哭泣。
她说自己把大学生涯活成了一张“简历”,于保研无用的事情,无论内心多么喜欢,她都会理性而精确地将它们剔除出自己的人生。所有的一切都让她更加迷茫,她时常不知道自己这么拼是为了什么,但又感觉自己退无可退。
以下是她的讲述。
01
“八爪鱼”
高三的班会课上,我第一次听说“保研”。当时已经毕业的伍学长的脸占满了电子白板整个屏幕,他在视频里给我们讲高考以后路要怎么走。所有人凝神谛听。
他说,考研只能报考一个学校,比高考还要恐怖。如果不想(大学)四年以后再经历一次“高考”,最好更努力一点,考上保研率更高的大学。
我的成绩一直很好,但我再也不想重新经历一次高考了。填志愿的时候我把所有备选学校的保研率列了一张表,最终考到一所保研率接近20%的学校。
没想到,我卷入的是一场战线更长、更残酷的战争。
高考以前,学生按照考试成绩排名,评价体系很清晰。到了大学,不仅要看绩点(学习成绩),还有竞赛、科研、社会实践、英语水平、文体活动、证书。本科生在每个维度的表现,都会被学校换算成分数,每年每个人的总分都要重新排名,靠前者才有保研名额。
绩点的权重是最重的,但在我们学校,进入保研候选名单的同学,绩点基本都能拿到3.9(满分4.0),前后两名最多只差0.01分。要拉开差距,就要在其他维度把别人比下去。可是其他维度的计分规则,每年、每个学校、每个学院都不一样,也不公开透明。学姐奉劝我:保险起见,你最好变成“六边形战士”,所有东西都卷一卷。
综上,我为自己定制了严密的保研战略:守住绩点的同时,加入“八爪鱼”之列。
为了保证绩点接近满分,我变成了一个极致的“风险厌恶者”,直接放弃所有没有十足把握拿4.0的课程,宁愿上“水课”,也不选自己感兴趣、能学到干货的好课。我大一“不懂事”给自己徒增痛苦过,那时我选过一门很感兴趣的写作课,结果老师只给了88分,拉低了我的成绩单均分,后来我痛定思痛,完全剥夺了自己的“选课自由”;一些必修课的老师如果有给低分的传统,我就要采取措施主动降低风险——上课一直往前排坐,还在备忘录随时更新向老师提问的“刷脸话术”,甚至到了节假日给每个老师都发不同的专属“祝福话术”,以便给自己加点“印象分”。
接着就是报尽可能多的竞赛,还要出去实习攒社会经验,为了争取各种实习,我准备的不同简历已经改到第37版……我的每一天都围绕着保研安排时间,以小时计算。我彻底告别了早睡早起,睡觉时间推迟到了凌晨2点多,室友阿璇是寝室常年的“灯塔”,她的床头灯最晚熄灭,但慢慢我发现好几个晚上,做完所有的事情抬起头,“灯塔”阿璇也熄灭了——我成了那个最晚睡觉的人。
我确实每天都很焦虑,一焦虑就刷社交媒体看保研信息,刷到后来算法已经自动把“保研”铺满整个界面。有天我看到一条帖子讲,大学要有“简历思维”,简而言之,就是把大学过成一张简历:做的每一件事,都要思考能不能放在简历上、能不能保研加分。我觉得这句话把我这两年“卷”的精髓总结得很到位。
其实大一下学期,当我知道班上的保研名额只有两三个的时候,我就想过自己要没书读了,也想过放弃保研,考虑本科毕业即就业。
可是某天我刷社交平台的时候,看到几个国字头单位录取名单里,没有一个是本科生;后来在某单位实习,带教老师告诉我这里六个应届生正在竞争一个转正名额,最低学历都是211硕士;就连我的老家,GDP在某省百县里排倒数十余名的小县城,招聘中学老师都要求硕士学历了。
我知道自己没有退路了,不读研就等于默认自己是大学竞争中的“失败者”。
02
“听到加分,DNA都动了“
要竞争保研,加分就是生命线。社交媒体上有人调侃说,“听到加分,‘DNA’都动了”,我非常感同身受。
记得大一刚入学的时候,我们的学生会筹办一些经典诵读活动,按说大部分同学都会觉得无聊,但只要在推送消息的醒目位置标注“有综测加分”,活动咨询群一下子就能涌入一大波人。我看到有些学校说参加“欢迎新生”工作能加分,就有人早上在宿舍登记新人入住,下午手提学弟学妹的背包,肩扛行李箱,不喊一声苦;听说考证可以加分,就有人从大一开始就罗列了一堆考证计划,四六级、普通话、计算机、初级会计、教师资格证(甚至还有同学跟帖问办结婚证能不能加分)……
我还是一直埋头打比赛,因为加分多。每年三月到七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官网会发布竞赛目录,总共80多项竞赛。社交媒体上的经验帖说,一定要多参加几个竞赛,这样拿奖的概率更高,而且竞争对手参加的比赛,你不能不参加,因为比他们参加得少,保研排名就可能落后。
大一下学期,“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申报的那段时间,校园助手(学校活动信息汇总平台)上满屏都是“找队友”、“求打捞”的帖子,主要内容都是介绍一下自己有什么技能、希望组队。我当时就在社交媒体上发了一条吐槽,“不参加挑战杯感觉不配活着”。
那时我还以课业成绩为重,到大二才发现,身边的竞争对手都已经参加了三四个大创项目(科研竞赛的一种),有的只是在参赛小组里挂个名打杂,这样可以加好多分、获得几段竞赛经历。我感觉不行、要落后了,从大二下学期开始的3个月里,我作为负责人组队参加了2个比赛、又作为组员参加了5个比赛。
实际参加了才发现,哪有什么轻松挂名的活,每天我除了上课写作业还要无缝在七个小组里来回切换身份工作,这些工作和准备论文、英语考试、学科作业叠加在一起的时候,我就得开启“地狱模式”。
最忙的时候,我记不清上一次洗头是什么时候,卷起来的头发杂乱地贴在头皮上。当时大伯给我寄了一箱哈密瓜,在寝室的角落静静待了一周,每次路过留意到它,我都会想:今天有点忙,明天一定拆开来吃了,结果十几天后那个角落开始散发酸臭味,打开箱子七八只小虫子向我冲出来,哈密瓜上有一层厚厚的虫茧,还有一些黑色的东西蠕动。
我就好像长在了学校图书馆,晚上10点20分图书馆要熄灯赶人,我10分钟时间赶回宿舍坐在走廊里开会讨论比赛的进展,一开就是两个小时;队员忙到生理期一天也只来得及吃一顿饭;有个竞赛提交作品的截止日期正好撞上英语六级考试,考试前一天晚上我凌晨还在赶参赛作品,不出意外地,六级考砸了,没有拿到能加最高分的分数线,每次想起,我都郁闷自己没安排好时间。
大二时,我上了一门社会学课程,老师留着一头干练的短发,讲复杂概念的时候又准又狠。有一次她讲到涂尔干的“失范”,解释说这个概念指的是由于社会所倡导的文化目标与现实中制度化手段之间产生断裂,形成执行混乱和社会病态。接着她突然感叹,居然有同学为了提高综测分数多次献血,实在是“太失范了”。
全班开始哄笑、摇头,“太卷啦太卷啦”,我也跟着笑。但与此同时我的耳朵也捕捉到了“综测”这个关键词:原来还有这条加分的捷径啊。课后我马上研究了加分文件,发现在社会活动加分里有一条,无偿献血者当年能加20分。20分什么概念?我大一在学生会干了整整一年活也才加了20分。
后来有次我和竞赛小组的两个同学一起出门调研,刚出地铁口没十步路,远远就看见一个红色的小棚子,上面印着“献血站”三个字。一个同学的眼睛突然亮了,一扫困倦,拖着我们就往献血站的方向走。我问:怎么,你们都对献血这么感兴趣?另一个同学一脸“怎么你这也不懂”的神情抓住我的手指点说:能加分啊!语气里全是恨铁不成钢。
其实社交平台上面关于献血加分的帖子很多,小红书上的网友@石槑描述过为了加分,校园附近献血车外的情形,“人头攒动”,“挤满了大学生”,那是因为“献血更有性价比”。纠结再三,我还是没有献血——我搜过攻略,上面说要求女生体重90斤以上,我只有70多斤,还两次查出过贫血。
到了大三,我还在连轴竞赛。好不容易一场结束了,室友刚恭喜我“终于解放”,但一刷朋友圈满屏,又是“xx大赛组队招募!”,我忍不住又报名了。
最忙的时候,有个项目组的学姐问我要6月份的DDL表格,想根据我的时间来安排我能做的工作,我发过去以后把她吓了一跳:30天里,要完成5场考试、13篇论文和报告、5场比赛,以及其他包括报销、投实习用的简历等任务。她对我说,祝你活着。
竞赛加分太痛苦了,后来我竟然听说是有“捷径”的,比如要是能够加入“祖传项目”,把上一年师兄学姐已经获奖的材料重新包装一下再提交,大概率也能拿奖,轻轻松松。
事实上,我之前作为负责人参加某竞赛的项目得奖以后的第二年,也有学弟学妹主动找上来问,“这个项目今年是否还做”,意思是问我是否愿意在已有的参赛材料架构上做一些更新,再投比赛,但我拒绝了。
我讨厌比赛,要不是为了保研加分我根本不会参加任何比赛。
03
百亿级草台班子与
“保研刺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