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一生:从”小镇做题家“到”心理抢盐家“
【一】
为什么“立场先行”是可疑的。
立场,字典上的标准解释是“认识和处理问题时所处的地位和所抱的态度”(我亲自查了)。也就是说,它取决于“所处的地位、所抱的态度”,而与“所依靠的知识”“所拥有的逻辑推理能力”之类无关。
什么叫地位?我是乞讨者,我的地位决定我希望经过我身边的人都给我钱,不喜欢“别人给不给我钱是他的自由”这样的观念。
什么叫“态度”?我喜欢你,你怎么做都是可爱的,反之亦然。
兔子认为最好吃的东西是胡萝卜,狼认为最好吃的东西是兔子(兔子明显不同意),这就是立场。
李逵杀人如麻而且不问青红皂白,宋江觉得铁牛真行,这也是立场。那些被杀者的亲人显然也不这样认为。
因此,就我看来,不能只给出一个观点或结论但不提供任何依据就开始嚎。
小时候,我们经常看到两个小朋友吵架,“你是笨猪”“你是小狗”“你才是”“你才是”,然后吵得热热烈烈,最后都认为自己是胜利者,喜气洋洋。但全程都没有提供对方和猪和小狗的任何证据,不管是心理学证据还是生物学证据。
我还在路上看到过有小朋友偷了老师的粉笔在路面上大大的写着“XXX是小狗”,类似于公开处刑——我相信这种经验不是我独有的。
“你是小狗!”“我不是!”“你就是!”所以你真就是了:反正你在他心中就真是了。
所以,武断地下一个判断,而且不提供证据,然后开骂甚至为之痛心疾首。这个方式确实打遍天下无敌手:正因为不提供证据,那就没办法反驳。——但,本质上和幼儿园一样。或,和岳飞一样,“莫须有”。
另外那些“一个个行走的元素周期表竟然对一个高度重视卫生和食品安全的人指指点点”的段子,反倒不必在讨论之列:一个满身脓疮的病人,也有权指出别人长了鸡眼;一个开着大喷黑烟拖拉机的司机,当然也可以指出旁边有人放了一个屁。
【二】
抢盐能看出什么。
盐是无辜的。它没办法大喊一声“你不要过来啊”。
这次的朋友圈,看到好几个平时比较平静理性的朋友也深深疑虑日本的排废水或污水,并明显用语对其不客气,觉得日本就不是个东西。
我是温和的人,我就不截我朋友圈的图了。我用别人的图吧。
一个叫“从彼岸到此岸”的公众号,截了她朋友圈的几张图。
据她的描述,这是一个著名作家,可惜她把名字抹去了。“一个著名作家,专注研究儿童文学,出版著作几十部。我对着天空深呼吸一口,还好我和她只有一面之缘……我和她的共同朋友中,只有一个荣誉副主席点赞,看来大家都在沉默中,明辨着是非。”
她的看法是:“足以窥见一个所谓著名作家的认知水平。”
以及又一个名人:“我还看到了一个前著名的媒体人(总编),也属于同款,只有情绪,没有理性逻辑的分析。我把此媒体人删除了,这就是三观的鉴别。”
这样的认知,包括我朋友圈里持类似看法的朋友们,我的看法是,他们深深相信这个事的严重性——我并不认为他们纯粹是不爽日本这个国家,而是:我们面对同一个事情,依据不同的证据和个人的逻辑判断,选择了不同的答案。
然后我就想到了又兴起的抢盐现象。感觉可以做一道计算题,抢盐的人群,与觉得日子很好、祖国牛叉的人群,重合率大约是多少?
不过,我估计不会像过去那样猛烈,毕竟都抢了好几次了,每次都白抢——所以我对现象总是不绝望,过去更多人抢、抢得更多,现在更少人抢,随便抢一抢:这也是进步,这就是进步。一点一滴进步,世界因此而有希望。
【三】
但我仍然想给他们安上一个名字:抢盐家。我们出不了几个诺奖,但我们盛产抢盐家啊。
朋友们应该就不服气了:我又没去抢盐,我哪有这么蠢。
不要生气,我来分析给你听:你相信了那事对人类对地球的重大影响,你在心理上就具备了抢盐的心理结构。这个心理,会延伸到你会在吃海鲜的时候咯噔一下,极可能就放弃了,尤其是你去日本时大概率不会点海鲜:因为你不放心。这时候,你就成了“不吃海鲜家”。
不吃海鲜家、抢盐家,一根藤上的瓜。
如果你偏要嘴硬,说“我吃啊”。那你担心的究竟是啥?所以你确实不会吃。——总之:你若真担心,你就不会吃;你若真要吃,你就不是真担心。
所以,你的不吃海鲜,和抢盐,是不是确实是同一心理结构?
你没抢盐,不是因为你心理和认知不一样了,而是你家里有矿,哦,不,有盐。比如还有井盐、湖盐可供选择——所以你的不抢,不是真不抢,是有替代品可用所以才不抢。你的心理上,早已经抢了。
所以,我给你们命名为“心理抢盐家”。
【四】
一写出这个词,我立马想起了另一个著名词汇:小镇做题家。
这是一个有歧视嫌疑的词,相当于行业炮(地图炮同类),只是指向的是相对封闭的区域的年轻人。他们出身所谓小乡镇小县城,埋头苦读,擅长考试,以求改变生存状态。可等他们走出原生地才赫然发现外面的世界太大了,虽然在试卷上得心应手,但世界不是试卷、生活不是考试,他们突然失重,过去赖以为傲的东西,突然丧失了大部分价值,于是心碎成了渣渣。过去有一篇叫《我奋斗了十八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的文章揭示了这种心理:我竭力奋斗的终点,竟只是你的区区日常。
是什么导致了这种状态?见识、胸怀、眼界。
这些年轻人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本来之前有机会见到更大的世界,但他们没有,既有世界的责任,也有自己的责任:双方合谋,让他们整天只坐在教室里,觉得考试分数就是意义的全部。你看康德就一直在小镇上,可他不是小镇做题家。
心理抢盐家,也是。
他们不相信还有更大的世界、更高的境界,一直把自己的认知约束在“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权谋之中。所以见到一个事,立马进入“利弊判断”状态:他这样做,肯定是对他有利、肯定是对我不利。一种零和思维。不相信有的事情可能、可以是“对他有利,对我无害”的非零和状态。
你当然会说,不对啊,这事明明是对他有利、对我有害。嗯,我也同意可能对我有害。
但我们是不是可以再判断一下这个害是大害还是小害、是否属于可以消化的害?如果要“完全对我无害才行”,这其实又近于零和了,我们在生活中其实从来不是这样的:你为什么在公交车上让座?你明明也累。——这就是“可以消化的害”。
当然,你也有可能不让座。比如那个站着的人是你讨厌的人,哪怕他比你更累,你也没让座。——所以这是加入了情感因素。
而我们讨论的显然是“让座”本身可不可以,以及我们没让座的时候,我们有权不让座的时候,要不要把对方骂得狗血淋头。
何况只要是核电站,我看都是在伤害环境、伤害地球。
所以不管是心理抢盐家还是小镇做题家,也许产生于同一心理机制:面对封闭的环境(信息)、贫乏的资源(信息),搁置脑子,不知道、不相信更大的世界、更高的境界,不动用自己的主动思维能力,然后把自己困于其中。
难道我们的一生,就是从一个“小镇做题家”,走到“心理抢盐家”?
生活丰富多彩,容纳一切形式——但,是不是应该有点“到底意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