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能取代美元,成为国际主要货币吗?
乌俄战争自2022年2月底爆发,随着美国、欧盟为首的国际社会多番颁布实施针对俄罗斯的制裁,西方银行也受制于母国监管机构、政坛要求退出俄国的压力,加上制裁使得其原先在俄罗斯的业务窒碍难行,因此寻求撤出俄国或是出售在俄子公司,而此时机在中国眼里,却成为了提升人民币地位的机会。
中国近年急欲提高人民币在国际货币系统的重要性、期望以人民币取代美元的地位,动机来自美中对峙的升高,希望降低自身对美元的依赖、以及从金融层面增加中国的国际影响力,甚至若未来爆发台海战争,人民币若有类似甚至超越美元的国际地位,也可望减低西方对中可能实施制裁的影响。
因此,在西方银行逐渐撤回在俄业务之际,中国的银行机构趁隙介入,向俄罗斯的银行提供价值数十亿美元的资金,来填补西方银行离去之后的缺口,以取代西方银行原本在俄罗斯的地位,此举正是为推动人民币取代美元的全球货币地位的其中一环。
根据基辅经济学院提供给《金融时报》的最新官方数据,从乌俄战争爆发前至2023年3月为止,14个月的统计期间内,中国四大国有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民银行——对俄罗斯银行的投资总额,从22亿美元暴增至97亿美元,翻了超过4倍。
基辅经济学院发展部副主任奥诺普里延科(Andrii Onopriienko)对此表示:
「中国的银行向俄罗斯银行及信贷机构所提供的贷款,大多是人民币,用以取代美元和欧元,这也表明西方制裁发挥作用。」
人民币于俄罗斯对外贸易当中扮演的角色也在加重,在2022年2月24日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之前,美元和欧元在俄国对外出口的付款货币中,占了六成以上,而人民币占比不到1 %;现如今美元和欧元被当局称之为「有毒货币」,而根据俄罗斯央行的数据,「有毒货币」在俄罗斯对外出口付款额中,比例已降到不足50%,而人民币则增加至16 %。
此外,中俄两国的贸易额也在2022年度创下了1,850亿美元的新高纪录,在2023年1至7月间,中俄贸易额也已达1,341亿美元,较2022年同期相比,又成长了36.5%,显见俄罗斯经济已元转向中国,而人民币贸易也同步对俄罗斯愈形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2年3月、乌俄战争爆发之后不久,俄国便被逐出Swift支付系统,当时俄罗斯的多家银行,包括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Sberbank)、Alfa Bank和Tinkoff Bank等,便曾表示开始研究是否发行中国的银联系统银行卡;而俄罗斯天然气工业银行(Gazprombank)则早已支援客户以银联进行跨境交易。
与中国的银行积极进入俄罗斯不同,如今在俄曝险额最高的外国银行——奥地利的Raiffeisen银行虽然从2022年至2023年3月间,在俄罗斯的资产从205亿美元增加到292亿美元,足足增长40%,但Raiffeisen银行已在考虑如何撤出俄罗斯,并在2023年3月将在俄资产削减至255亿美元。
从乌俄战争爆发前,到2023年3月的14个月间,外国银行在俄罗斯银行所持有的资产,比例已从6.2%降至4.9%,Raiffeisen银行是少数仍在俄罗斯持续营运重要业务的西方银行之一,但欧洲央行对受监管的欧洲银行仍不断施压、要求退出俄罗斯,因此即使Raiffeisen银行在2023年前半年于俄罗斯的获利成长,但仍尝试要出售或分拆其俄罗斯业务,但俄罗斯政府仍然希望阻止更多西方银行撤出。
尽管有中国四大银行的投资挹注,但其在俄罗斯的资金规模仍比不上西方银行,克里姆林宫于2022年夏季祭出新的管制法令,让外国银行更难以出售转手在俄子公司,而2023年9月1日俄罗财政部次长莫伊席夫(Alexei Moiseev)也重申,俄国政府将会阻止外国银行出售在俄资产。
一方面,俄罗斯政府阻挡西方银行撤出的立场表明,即使有中国资金、人民币的注入,其规模却远不及西方,俄国依然高度渴求西方的投资;而另一方面,对中国本身来说,其自身早已面临复杂经济问题,包括房地产市场动荡、越来越多地方政府无力承担债务、民间消费疲软等等,自2023年以来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率已下跌5%,致使中国人民银行在9月1日必须削减金融机构的外汇储备额来支撑人民币,在此情势下,中国若仍要为提升人民币地位,而持续加大在俄投资规模,势必将在达到目的前,先让中国自己遭遇不小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