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务院将发行一万亿人民币国债给地方政府
中国官方10月24日证实,将在今年第四季度增发国债一万亿人民币,并将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短板。2008年金融海啸时,中国政府曾撒出人民币四万亿的救市计划。
据中国官媒新华社报道,中国14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批准中国国务院增发国债和2023年中央预算调整方案的决议。中央增发的1万亿国债,将作为特别债管理。中国全国财政赤字将由3.88万亿元增加到4.88万亿元,预计赤字率由3%提高到3.8%左右。据中国财政部介绍,资金将重点用于灾后恢复重建、重点防洪治理等八大方面。
路透社的报道说,举债投资是中国政府刺激经济成长的重要工具,但中国中央政府至今仍主要依赖地方政府扩大举债来刺激需求。
“现在有一点过度建设,高铁只有京沪线是赚钱,其他都亏损。再用旧办法刺激经济作用不大,边际效应递减,” 中国金融学者贺江兵对本台表示。
他直指,中国发展经济的根本是保持产业链不外移,保护好世界工厂,而不是靠过去那样推出4万亿救市,造成债台高筑。此外,这次仅挹注1万亿人民币仍嫌不足,对拉动经济实际作用有限,甚至就像黑洞里面注水也没多少用处。“要停止折腾,跟其他国家、跟大客户搞好关系,这是根本。人家不买你的东西,企业都跑了,经济再怎么刺激也没用,甚至是副作用。”
4万亿计划后遗症仍未除
2008年金融海啸时,中国也面临经济增速回落,出口衰退危机,当时的中国总理温家宝推出4万亿投资计划,主要投资于铁公路等基础建设,然而,也造成产能过剩等后遗症。
光是中国最引以为傲的高铁就亏损连连,数据显示,中国国铁集团今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110.86亿元。截至今年6月,国铁集团总负债为6.10万亿元,资产负债率为66.17%。
云林科大财金系教授郑政秉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中国政府过去用4万亿救市,这次规模更低,主要是中国财政今非昔比。此外,中国过去依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不管是房地产还是地方建设,都出现许多无法使用的烂尾楼。
郑政秉:“中国处在两难的状态,经济情况非常糟,想要再用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但是现在不管是中央到地方财政都不好。而且,到处都是过剩的公共建设,将来也会造成财务巨大的负担。”
中国55万亿城投债务隐患
据美国《华尔街日报》 报道,今年中国地方政府债务负担与GDP之比将上升9个百分点,在去年的升幅仅为5个百分点。其中大部分地方政府债务通过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以高利率在官方资产负债表外发行。
中泰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在《北大金融评论》发文指,地方政府部门杠杆率目前只有31.2%,但如果考虑到隐性债务负担,如果不及时化解可能会引发系统性财政金融风险。按2022年末城投有息债务55万亿元规模估算,对应的债务利息支出可能超过3万亿元。“地方政府疲于应对债务压力,基建稳增长自上而下的政策传导效果大打折扣”。
郑政秉说,如果中国中央政府不补贴,中国31个省市中,恐怕有一半以上的地方财政会出问题,将形成连锁效应。“1万亿元绝对是不够用,到底要怎么配置,中国政府也有非常多的困难。”
中国注水力挽资金外逃狂澜
中国海关总署统计,中国9月出口年减6.2%,跌幅虽比8月收敛,但出口连续5个月下滑。此外,路透引述高盛近期的报告指出,中国9月的资本外流提升至750亿美元,比8月高出近8成,主要是由于经常项目资金外流。这也创下2016年以来单月最快的流出速度。
郑政秉分析,中国一直都是出超国,就像是台湾、日本以外贸导向的国家,经常帐只会有更多美金而非外流,这意味进出口表现不佳。“另外,我们也怀疑中国在大量囤积粮食与能源,才会需要用大量的金钱,不断地向海外购买能源或稀有金属等,没有人知道它的目的为何。”
贺江兵表示,用财政、经济手段阻止不了资金外流,中国短期之内只能先采取行政手段管制外汇,暂时也顾不了资金长期加速出逃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