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N揭川普关税战1伎俩!”先撂重话”让人乖乖吞下

▲ 川普关税政策将于4月2日全面生效。
美国前总统川普关税战引发投资者恐慌、金融市场震荡,更掀起部分支持者及企业领袖不满。如今距离他口中关税全面生效的4月2日「解放日」仅剩一周,仍不见软化迹象,CNN对此分析,川普的策略是先让美国人对最坏情况做好心理准备,再推出相对温和的版本,以降低市场与企业恐慌。
川普25日谈及即将实施的关税措施,虽然仍称「4月2日将是个大日子」,但措辞出现微妙转变,甚至提及豁免可能性,令投资者喜出望外。
华府智库「加图研究所」赫伯特.A.斯蒂费尔贸易政策研究中心(Herbert A. Stiefel Center for Trade Policy Studies)副主任格拉博(Colin Grabow)指出,「这其中一定有行销因素,因为关税上调的逻辑并不明显。我怀疑川普政府正试图在提高关税的目标之间取得平衡,同时不令市场太过震惊」。
事实上,这并非川普首次采取这种关税策略。他竞选期间放话对所有墨西哥及加拿大进口产品征收25%关税,但多次延后执行,后来仅对不符合《美墨加贸易协定》(USMCA)的进口商物征收额外关税。此外,川普曾扬言对中国商品征收60%关税,不过目前仅征收20%关税,钢铁铝则额外加征25%。
墨西哥、中国及加拿大是美国前3大贸易伙伴,占美国去年进口商品总值的41%。因此经济学家与企业忧心,若美国与这3国爆发全面贸易战,将导致关键商品生产成本大幅提高。
不过川普的「先强硬、再缓和」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市场恐慌,先扬言施加最大程度的痛苦,后来又适度减少,以安抚民众神经,但关税依然存在,只是变成一颗「更容易吞下的药丸」。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针对特定产业或国家的关税政策,川普对对等关税态度较为强硬。对等关税指的是对各国向美国商品征收的税率做出对等回应,以符合公平贸易,民众也较容易理解。
不过,川普惯用「先喊10成、实施6成」的策略来减少市场恐慌,但即便是「6成」版本的关税政策仍对企业与消费者带来压力。3月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已跌至2021年1月以来最低点,显示民众对关税的忧虑加深。
但不论经济数据多惨,川普关税政策恐怕不会踩煞车。格拉博指出,「川普自诩为『关税狂人』,似乎长期迷恋进口关税,我们应该假设他是真心想提高关税,而非只是一种谈判策略」。